東莞,不做中國的“希臘”——訪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

GDP增速全省墊底,土地開發已近極限,城市形象爭議不休,村鎮規劃壁壘依舊。東莞,正經受傳統發展模式最殘酷的煎熬,它該何去何從?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朱紅軍 實習生 王靜怡 張路延

GDP增速全省墊底,土地開發已近極限,城市形象爭議不休,村鎮規劃壁壘依舊。東莞,正經受傳統發展模式最殘酷的煎熬,它該何去何從?

昔日的“世界工廠”東莞,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GDP煎熬。2012年第一季度,它的GDP增速位列廣東省墊底。

所有人都知道,這并不是東莞的個體命題,而是世易時移的大情勢使然。更要命的是,東莞還需要輿論和公眾給予更多的時間。上任才數月的市委書記徐建華,忍看現實,堅持稱,“數字不是關鍵,關鍵是透過數字能看到什么!”他說,“東莞產業的轉移問題不轉不行,晚轉不行,轉不好也不行。”

但轉型期間的缺氧陣痛,可能是他從政數十年來感受最迫切的。此前,他在韶關任職數十年,可謂草木了然于心。而現在則難免變數重重。他提及了前任的“四個忍得住”箴言,“忍得住暫時的陣痛,忍得住暫時速度的放緩,忍得住暫時收入的減少,忍得住社會的非議”。

忍得住當然是為了重新再出發,可是,他和他治下的東莞,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徐建華

你不能一直都是18%

南方周末大家都從GDP數據上看到東莞的艱難,增速居于廣東省末尾了,但真正的困難是什么?

徐建華:濃縮為兩句話,傳統發展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但是科學發展模式又仍未形成。盡管我相信全國還沒有哪個城市敢說已經形成了科學發展的新模式。但我們是傳統模式最典型的地區,之一都不是,而且省里說東莞轉型升級成功之日才是廣東科學發展的成功之時,最難就難在這里。再繼續復制以前的土地、勞力紅利驅動式發展,不可能了。

南方周末東莞的土地使用已經超警戒線了?

徐建華:一般來說,城市土地開發強度不宜超過45%,東莞快逼近這個數字了。還不僅僅是土地,勞動力的紅利,要素價格上升,以OEM為主的代工中心國際市場的變化,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