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資訊】再見青春,再見理想

影像雖然是一種瞬間,但是它留住的是一個回不去的年代,記錄的是誰也不能忘記的曾經。

影像雖然是一種瞬間,但是它留住的是一個回不去的年代,記錄的是誰也不能忘記的曾經。

時年25歲的任曙林走進北京的中學校園,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較為完整地留下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學生一段青春的影像記錄,一個理想主義時代最后的背影。悉心遴選出的百余幅圖片在798藝術中心展出時震撼了許多人,此次融合了十幾位經歷者、觀察者的文字的《八十年代中學生》出版喚起了更多人的回憶。

八十年代充滿了機遇和變化,就連空氣中都充滿了憧憬,伴隨著改革開放,國家正處于百業待興之時,人們的思想和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而中學生正是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最具時代特色的人群,他們的學習環境、帆布包、干凈的笑容,甚至他們的小曖昧都成為了那個時代獨有的標志,透過這些照片,我們看到了那個年代學生們的簡單而美好的心靈。

攝影者任曙林是中國攝影界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師承狄源滄先生,是四月影會的重要成員,其作品一直以來都真實地記錄著中國社會風貌的變化,是文革中接受西方現代攝影啟蒙的第一代青年?!栋耸甏袑W生》中的照片拍攝于1979年到1989年之間,依現在的角度看可能拍攝手法過于簡單, 但正是這份自然和簡約, 如實地向我們呈現出了真實的“八十年代中學生”。

書中的大部分篇幅集中于北京朝陽區重點學校171中學,除了上課時間,孩子們在校園內度過的每一瞬間,幾乎都被攝入作者的凝視之中。照片中的男生女生們如今已經踏入不惑之年了,原本在一個教室里聽課的同學們也可能都“散落天涯”,他們的理想是否依然還在,他們是否也在如我們這些看客一樣回顧青春,我們不得而知。然而“珍惜青春夢一場,珍惜相聚的時光,誰能年少不癡狂獨自闖蕩”,合上這本《八十年代中學生》,心中總有一種感嘆:那個年代結束了。

隨著任曙林的相機,隨著回顧那個年代的每一段文字,經歷過的人,或是只能停留在別人的故事中的人,都會始終銘記那段記錄著成長與青春的日子。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