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世紀龍票 方寸乾坤

一條金色團龍圓睜雙眼,張牙舞爪—這是2012年生肖龍票的形象。壬辰龍票設計一面世就爭議不斷,有人說它是“威武莊嚴,一身正氣”;也有人說它是“兇神惡煞,霸氣外露”。

一條金色團龍圓睜雙眼,張牙舞爪—這是2012年生肖龍票的形象。壬辰龍票設計一面世就爭議不斷,有人說它是“威武莊嚴,一身正氣”;也有人說它是“兇神惡煞,霸氣外露”。龍票引起的全民熱議,實際上與其歷史意義和商業功能有關。1878年,“大清國蟠龍”郵票拉開百年郵史長影,承載著數百年歷史更替和民族榮辱。2000年發行的“龍票”經過一個輪回的交迭,更是被打磨得金光閃閃。郵票訴說著歷史里的時代乾坤,恰如郵票的設計是設計者呈現給歷史的微觀映象。

2000年的世紀龍票在收藏市場上已經再掀高浪,成為收藏寵兒。它背后的設計往事也并不如煙。作為中國知名的兩位郵票設計師,知名平面設計師郭承輝和黃里筆下的龍票也得從龍年說起。1998年,虎票剛剛發行,王虎鳴、閻秉武、郭承輝等幾位中國知名郵票設計師相約要為各自的屬相努力一把。生肖票在郵票設計里最為熱門,因為具有象征意義的同時,還意味著歷久彌新的商業流通。更何況龍年是生肖大年,2000又是新世紀開門年。1999年,在上百套的參選設計中,郭承輝和黃里合作設計的龍票成為歷史的見證者。這套生肖整版票由兩組共32張組成,一組金底印龍,一組白底書龍。金底印龍是將龍形圖騰印于金底之上,白底書龍選用唐代書法家懷素的草書龍字,一幅單字一筆而就的“龍”字仿佛蛟龍騰空,在白色票底周圍由海浪襯托旭日而出。在設計中用印金,是這套郵票的一個創舉。金易氧化不便保存,但為了在龍票中暗含中國陰陽五行的色彩哲學,郭承輝和黃里還是堅持用金色表達了龍的圖騰意味?!?/p>

郵票設計最大的特點在于不是設計師隨心所欲的作品。一套郵票從選題認證到最后成品,平均需要三到五年時間,這意味著郵票設計最大的難度在于如何在既定選題里做出與眾不同的花樣文章。中國首枚由設計師自主設計的郵票《花木蘭》同樣如此,在這套被收藏界和設計界廣為推崇的郵票中,中國式美學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這套同樣由郭承輝設計的郵票為橫四聯票,面值均為80分,圖案為木蘭紡織、木蘭從軍、木蘭征戰、木蘭還鄉,畫面中貫穿著整首《木蘭辭》,用皮影和剪紙的線條勾勒出木蘭的故事和情懷。方寸之間的木蘭,第一幅是“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農家少女形象。接著是“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的女子英氣。第三幅里的木蘭秀眉倒立、橫槍躍馬,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無畏壯勇。第四個是整聯郵票中讓人怦然心動的剎那,木蘭回鄉“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的心境在郵票上唯剩一只纖手執銅鏡,丹鳳美目顧生輝的弦外之音和回味無窮。小小的四枚郵票,是中國元素的極致運用和圖文相契的蕩氣回腸,視覺上則是中景、近景和特寫相兼的敘事節奏。

從最早的郵資憑證,到現在的收藏大熱,郵票已經成為一種在既定渠道流通的商業載體。在郵票最早出現的英國,像“梅欽郵票”設計師阿諾德·梅欽足以躋身任何一檔藝術家級別。在中國,郵票則更多地體現在它的記錄意義上面。臺灣詩人余光中也用“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表達著游子在外的思鄉情切。在時光和設計的隧道里穿行,乾坤被濃縮成一枚枚小小的郵票。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