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兩種時間的追趕賽寶珀Villeret系列“時間等式”

時間等式的呈現到底有多難?首先,它只出現在萬年歷功能的腕表上。這對天作之合必同時出現,才能真正呈現一年的時間變化情況—時間等式指示,顯示了實際太陽日的長度變化情況;而萬年歷顯示了月份的長度變化情況。

所謂時間等式,是腕表中顯示太陽時與民用時差值的復雜功能。在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以前,我們總以為時間的奔流不息如同一支箭般簡單明了一路向前—每天24小時,合1440分鐘,一分不差一秒不少。不過,由于天體運轉的原因,一天的實際時間長度并不是人們廣為認識的24小時,而是差不多在24小時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15分鐘左右(準確而言是在負16分鐘23秒到正14分鐘22秒之間)。如果把民用時算作是精準的正圓形,實際的太陽時則像是一粒不規則的腎形(被稱作“8字形曲線”)。而制表師能夠在腕上方寸之間同時呈現兩種頻率的準確運轉,其工藝難度可見一斑。

(名牌資料庫/圖)

(名牌資料庫/圖)

愛彼表在1925年創造了史上第一塊能顯示時間等式的萬年歷掛表,此舉在當時而言固然偉大,在那個齒輪奔騰的時代,貌似“無用”的時間等式,沒能像其他復雜功能一樣廣泛地流傳開去。2010年,愛彼曾推出過同時顯示日出日落的時間等式腕表;芝柏此后也在1966系列中新添時間等式年歷腕表;同年,沛納海展示了搭載時間等式的腕表,限量30枚,并標榜為品牌“有史以來最復雜的手表之一”;真力時在2011年推出了哥倫布時間等式表款,近期又獲頒奧地利“Presse”年度最佳腕表評選大賞的最佳高復雜腕表獎。除此以外,近年來時間等式幾乎難覓其蹤。

時間等式的呈現到底有多難?首先,它只出現在萬年歷功能的腕表上。這對天作之合必同時出現,才能真正呈現一年的時間變化情況—時間等式指示,顯示了實際太陽日的長度變化情況;而萬年歷顯示了月份的長度變化情況。兩者結合之下,被認為是一個品牌的技術巔峰,完全毋庸置疑。

積家80 周年紀念款大型紅色表盤翻轉腕表 (名牌資料庫/圖)

卡地亞ID one 概念腕表亮相中國 (名牌資料庫/圖)

羅杰杜彼向日內瓦印記創立125 周年致敬 (名牌資料庫/圖)

直到2004年,所有有時間等式指示功能的手表,都僅僅提供了時間偏差的差值指示。2004年的巴塞爾表展上,當寶珀推出Le Brassus Equation du Temps Marchante腕表后,情況才有了大改變。這款腕表除了能指示正負的時間等式差值,還有一根運轉的直接指示太陽時的指針,這在鐘表制作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現在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根“史無前例”的指針是如何運作的。最初的時間等式指示,比較簡單,指示在手表機芯上添加一個根據“8字形曲線”制成的腎型凸輪,該輪一年轉動一周。當這個凸輪轉動時,騎在它上邊的一個棘爪,也會隨之運動,運動規律,就是實際太陽日的長度變化規律。

這種經典的并非復雜的時間等式指示裝置,已有兩百多年歷史。而寶珀的這款手表,既設計了實際太陽時的指針,同時又有常用的民用時針,便顯得難能可貴。一方面該指針機構必須要有民用分鐘的傳動輪系;另一方面,為了顯示增加和減少,太陽時指針必須要有兩個驅動源,而且兩者間又不能互相干涉。

2011年,這種技藝在新款Vilere收藏系列手表上重生。和2004年的 Le Brassus相比,新款的Villere Equation du Temps Marchante手表,將制作復雜功能的技藝,發揮到極致。該表具備萬年歷功能,飛返月相顯示,還有兩個指示時間等式的功能(差值指針和實際太陽時指針)。6點處的窗口,顯示了腎形凸輪—現在看來更像是對宇宙現象的一種描述,經過精確計算得來的形狀,形象地表示出地球自轉和公轉軌道之間的關系,倒是讓我感覺到制表師的浪漫用心。

盡管只是一個小改變,但說起門道來,卻讓人興致盎然滔滔不絕。馬克坦言,在佩戴這款腕表的幾個月里,不停地對感興趣的人們解釋腕表的精妙之處令他非常享受。“擁有一塊表不僅僅表示你購買了它,還在于你了解并且掌握了這塊表背后所蘊藏的文化—但這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誠然,比起明了的萬年歷、躍動的陀飛輪,時間等式的解釋確實需要多費些口舌,但樂趣便在于此—畢竟,掌握兩種時間你追我趕的快感,不是三問的幾聲叮咚取寵所能比擬的。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