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談情】婚禮只是一場秀

每到年底就會掀起一陣結婚潮,大家都會念叨一句話: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

每到年底就會掀起一陣結婚潮,大家都會念叨一句話: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自從21世紀初期,臺灣婚紗攝影進入中國內地,卷起一陣流行風潮,中國式婚禮就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經過這十幾年的經濟改革開放,從各大媒體的報道與周圍人們的行事作風,包括我們自己的內心,漸漸都變得浮夸、虛榮、愛攀比。例如現在有人要結婚,只要經濟許可,肯定內心也想:怎么與眾不同?而且越出位、越前衛,反而有商家贊助,因為大家都想趁機出風頭、打廣告。畢竟人生這場戲,終于輪到我當男、女主角,怎么能錯過這個機會。不過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從辦結婚事宜開始,往往倆人的爭吵更會升級令雙方家長像仇人。但是婚紗照拍了、喜帖發了、喜宴訂了,如果不結了,錢浪費了還事小,雖然很多錢都是父母出的,子女不覺得肉痛,可是父母也覺得這面子丟大了,才是大事。

先回顧1980、1990年代,現在已經為人父母的人,他們當時結婚是幸運的,他們有最淳樸的青春、最純粹的愛情、最難忘的經歷。同時也是最不幸的一代,他們結婚到現在也二三十年,人到中年的階段,雖然以前如此刻苦走過來,曾經那么刻骨銘心,但有些還是離了婚。深究其中,他們經歷了改革開放后國企改制,意味很多鐵飯碗沒了,家庭經濟受到考驗,很多家庭也跟著情感破裂、崩分離析。加上社會風氣日趨開放,不用結婚也能發生親密關系,以前的初戀結婚,加上現在如果略有經濟基礎,哪經得起外面的誘惑。然后這樣的單親家庭成長的新生代,現在面臨婚姻,雖然有憧憬,但也有很多疑惑。因為成長過程有的跟爸爸、有的跟媽媽,沒有學習對象可參照,不知如何扮演。連本分的兒女角色都扮演不好,更遑論人生的其他如人夫、人妻、人父、人母。

說到1980年代在物資缺乏的時期,人們有“三轉一響”已經覺得擁有全世界,1990年代有“四大家電”覺得幸福像春天花開。反觀現在的畸形現象,很多沒有能力幫兒女買結婚新房、操辦體面的婚宴,父母反而覺得自己對不起兒女,這個世道已經變成養兒“妨”老了。隨著大家眼界開了、心大了,不再容易覺得滿足、感到快樂,也就是幸福感的指數,隨著物質越豐富而直線下降。為什么?每天吃肉不覺肉香,有饑餓感連米飯都是香的,更別說肉了。但是,現在的人,從貧窮走過來,于是怕窮。曾經有個女孩在相親節目說:寧可坐在寶馬車里流淚,也不愿坐在單車上笑。很多無知的女性,不知哪怕貴為英國王妃戴安娜,無論財富、地位、美貌、世紀婚禮、童話般的故事,也換不到婚姻的幸福與個人的快樂。所以套句過來人的話:決定婚姻幸福的自古以來就是兩個人的相親相愛,而非世紀婚禮般的盛大莊嚴可換得。

很多女性有公主病,結婚只是為了完成她的夢想,那一身如同夢幻般的婚紗,以及各種造型的照片,教堂、城堡、豪車、一場豪華婚宴,如果沒有能力實現她的夢想,她會嫁嗎?這個壓力轉嫁到男方,所以很多打工的男性很難儲到老婆本兒,而有經濟實力的,可能包養數位女性。有個諷刺的評論說:現在的女孩已經知道財富的歸屬在誰手上,會嫁給國王,不會嫁給王子了。道德觀與價值觀嚴重偏頗,紛紛向“錢”看。結婚已經從意味著忠貞、神圣的殿堂,演變成一場場鬧劇、悲劇等無奇不有的真人秀,這又何必累人累己呢?引述一篇博文作為借鑒:姑娘們,為什么結婚一定要找富二代呢?在2011年找富二代,其婚后十到二十年里,會面臨很多的未知。無異于在1891年找八旗二代遇到辛亥革命,在1921年找財閥二代遇到解放反右,在1951年找革命二代遇到文革,在1981年找國企二代遇到國企大規模下崗。人的一生是沒法預算,和你愛的人在一起吧,無論經歷什么,有愛陪伴都不怕。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