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大饑荒”上書者

“大饑荒”成了他的關鍵詞。他對妻子說,他死后,這些文字不要扔掉,要把它們裝在一個盒子里。他想著,會有人來到這所小房子的。他們將找到這些文字,看到一段嵌入個人生命的民族歷史,看到他一生的反抗、尋找及焦灼的思慮。

在痛苦的日子里,想起狂戀過的人,幾年悲慘景象,磨滅我誠摯的愛情。我熱愛過的人啊,你活65歲正好。多余的歲月里,你失去了靈感,沒有以往的謙遜,不聽清醒的警告,卻信谷產八萬斤

糧食所職工宿舍坐落于熙攘的肉菜市場邊上。樓房老舊得仿佛被遺忘,里面卻是一片熱鬧的小天地——麻將桌充斥在院子里、茶館里、過道里,圍滿了專注的老人。他們沉浸在麻將的世界里,偶爾抬起頭來,也是眼神空洞、不容打擾的模樣。 

李盛照在鐵軌邊 (謝貽卉/圖)

“李盛照?”胖老人聽到我的問詢,指指腦袋說,“我們都叫他瘋子!”

李盛照靜靜地坐在茶館里。如今,這位82歲的老人,許多時間就是這么度過的,呆在人群中間、呆在麻將世界的邊緣,一言不發。夜幕來臨的時候,他會蹣跚著穿過肉菜市場,來到隆昌縣城的大街上。那里,夜燈閃爍,一身流行打扮的小青年們站在商店門口,和著歡快的音樂擊掌叫賣……

這天,李盛照顫巍巍朝我走來。我們穿過麻將的院子,穿過麻將的走廊,走進他昏暗的小房間里。

另一重隱秘的世界旋即在眼前展開:厚厚一疊調查報告、幽閉中的詩歌以及一封封未能寄出的信件。這些早已發黃發脆的紙上,密密麻麻布滿了他憂憤的文字。在1957年的言論“春天”中,他稱斯大林為封建暴君,于是被打成極右分子;被遣送回鄉后,他又成了一名“大饑荒”的上書者,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監獄生活。此后,他不斷抗爭,盡管,在過去五十多年時光里,世界幾乎從未給過他積極的回應。

饑餓報告

李盛照的故事從1949年開始。那一年,他考入了國民黨軍校,18天后,解放軍接管成都,他被收編。一年后,朝鮮戰爭爆發,他被派到了戰場,擔任偵查科見習員。這段經歷讓他養成了持續畢生的習慣——做調查,寫報告反映真實情況。

1955年,他復員回到家鄉,才知道農村的變化并不如宣傳的那么美妙。在19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中,作為小地主家庭,李家失去了房屋和土地,擠到遠處一個小房子里。當他看到“統購統銷”造成了農民的糧食緊張,立即展開調查,寫出了糧食情況報告,被四川一份內部刊物采用。

這一年9月,他考上了四川大學經濟系。接下來的兩年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他享受調干助學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大多數時候,他瘋狂讀書學習,和同學真誠坦率地交流,直到1957年那場“反右”運動。

“反右”之前,他在《文匯報》讀到了《斯大林的時代》,書里所描寫的1936年至1938年斯大林對無辜者的大規模鎮壓讓李盛照深深震撼——他至今仍記得圖書館里被翻爛的報紙的模樣。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則直接擊碎了他的迷信——“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天使就會用銀盤拖著奶和蜜奉獻給每一個人”。

自此,蘇聯經濟史成了李盛照的科研題目,厄運便在這里埋下了種子。當自由鳴放的春風吹拂校園時,李盛照在自由論壇上斥斯大林為封建暴君,防止蘇聯慘劇在中國重演。政治方向突然轉變后,他開始歷經各種大小批判會,被劃為川大極右分子,受到“勞動考察”處分。

1958年,他去修河渠、煉鋼鐵。勞動改造沒有改變李盛照的思想,還讓他了解到更真實的中國。在四川德昌,他看到為煉鋼鐵抽空勞動力、燒光樹林的荒誕,也看到了路邊餓得哭泣的小姑娘,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饑荒的存在。

緊接著,自己的糧食供給也減少了,過度的勞動和饑餓讓他患上了水腫病,在那時的宣傳中,水腫病被描繪成由細菌所致。李盛照歷經了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流傳較廣的是,脫了衣服坐在機器邊上,接受蒸氣療法,“往往水腫好了,人也死了”。李盛照那時還不知道,饑餓造成的水腫病患者大量死亡,當時全國各地統一口徑稱之為“疫病流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