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誠實和良知祭奠饑荒
到底什么叫“大饑荒”?它給了我們什么教訓?只需查一查當年的氣象、土地、人口、政策等等資料,就可以得出結論。大饑荒的面目之所以變得模糊和走形,只是因為沒有誠實地面對。
大饑荒發生在上世紀中葉。從它結束的時候算起,到今年已經50年了。50年足夠漫長,足夠我們把那段歷史看得更清楚——在中國,歷史從來都是越遠越清楚。
歷史有時分為兩部分:歷史本身,和“被承認的歷史”。大饑荒這樣一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災難沒有“正式記載”和合理解釋,沒有被教科書承認,基本上處于屏蔽中。對于新生代來說,大饑荒的歷史有如天方夜譚。
這跟那場災禍一樣,是人類不應該犯的錯誤。
1962年,路邊饑餓的災民 (南方人物周刊編輯部/圖)
然而,更悲哀的現象發生了:在大饑荒剛剛結束的年代出生的受過良好教育的階層中,出現了否認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