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巨虧:“最聰明的銀行家”管不住自己的交易員
在上一次金融風暴中,摩根大通憑借“最具堡壘性”的風控體系而毫發無損,現在卻爆出超過20億美元損失。雖然損失對公司的影響并非非常嚴重,卻讓整個市場對華爾街的信心再次動搖,也讓監管這些大家伙的呼聲再次高漲。
責任編輯:冉孟順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馮葉
2012年5月15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在摩根大通銀行舉行股東年會的會場外,抗議者舉行示威集會。 (CFP/圖)
在上一次金融風暴中,摩根大通憑借“最具堡壘性”的風控體系而毫發無損,現在卻爆出超過20億美元損失。雖然損失對公司的影響并非非常嚴重,卻讓整個市場對華爾街的信心再次動搖,也讓監管這些大家伙的呼聲再次高漲
“我們作為你們的股東,已經對錯誤感到不耐煩了。”上周二在全美直播的摩根大通集團股東大會上,一位股東沖著董事長杰米·戴蒙發難說。
這位股東所說的錯誤是指:摩根大通集團在當地時間2012年5月10日發布巨虧公告——該公司首席投資辦公室(Chief Investment Office,CIO)駐倫敦資深交易員在“合成信貸投資組合”上的交易出現了20億美元損失。
公告一時震動全球金融市場。CEO杰米·戴蒙和綽號“倫敦鯨”的交易員布魯諾·伊科西爾(Bruno Iksil),則成為這場巨虧漩渦的主角。
這起事件也讓大多數市場人士頗為意外,因為在上輪次貸危機中,杰米·戴蒙帶領摩根大通打造了一個號稱“最具堡壘性”的風控體系,不僅在金融風暴中毫發無損,還趁機收購華爾街其他奄奄一息的機構,一躍成為美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
杰米·戴蒙也因此被奧巴馬稱贊為“最聰明的銀行家之一”。甚至有傳言稱他是奧巴馬政府下一任財長候選人之一。但現在似乎一切都蒙上了陰影。
目前,巨虧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有交易員預計,該行持有的衍生品敞口頭寸仍在繼續惡化,若短期內剁掉倫敦鯨所有頭寸的話,虧損數字有可能超過50億美元。
神秘“倫敦鯨”
摩根大通資深交易員布魯諾·伊科西爾近幾年來每年都為CIO賺入近1億美元,在去年的公司債衍生品交易大戰中,獲得4.5億美元利潤。
“這是一場群鯊和鯨魚的慘烈廝殺。”一位香港從事量化交易的基金經理宋先生這樣描述摩根大通和對沖基金的金融大戰。據他介紹,早在3月底4月初,就有傳聞說摩根大通一位犯錯的交易員有爆倉之虞,不少在香港的歐美對沖基金迅速從港股抽資,加入華爾街的獵鯨行動,這造成4月初港股巨幅震蕩。
這位被圍獵的交易員就是摩根大通資深交易員布魯諾·伊科西爾(Bruno Iksil),法國籍,行事低調,其工作的地方是摩根大通位于倫敦的首席投資辦公室,主要從事債券洐生品指數的交易工作。伊科西爾由于其令人生畏的大手筆交易也被作為對手的對沖基金們稱為“倫敦鯨”。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伊科西爾每周在倫敦辦公室和巴黎的家之間往返,即使在辦公室,他也幾乎不打領帶,有時還穿黑色牛仔褲。這位神秘的交易員近幾年來每年都為CIO賺入近1億美元。
低調的伊科西爾很少被外界關注,他此前在彭博系統的檔案頁里也只留下了一句簽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