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土難安——北伐名將葉琪的身后故事

北伐名將葉琪在梧州白云山入土近八十年了,墓園幾經損毀和修復。關于葉琪墓的問題,一直在“拆,還是不拆”中博弈,現在,葉琪家人收到最新回函是:“請統一意見”。事實上,葉家的意見一直非常統一:不搬不拆。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周鑫 何歆

1928年,葉琪(右一)、李宗仁(右二)、白崇禧(右四)與法、日軍官合影。葉琪墓的“拆”與“不拆”,使這位北伐時最早攻入北京城,卻因早逝而被人遺忘的將軍,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受訪者提供/圖)

北伐名將葉琪在梧州白云山入土近八十年了,塵世的喧囂卻從沒放過他。墓園幾經損毀和修復,他和活著的人一起浮沉。

被列為梧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的葉琪墓最近一次被“折騰”從2011年開始。因為“整治三沖工程”(當地政治山體自然災害的工程),墓園周圍的民居和梧州衛生學校被統統拆除,白云山到處成了建筑工地,剩下葉琪墓園勢如危卵。4月,山腳墓道大門牌坊上蔣中正題字的“儒將風猷”坊額牌匾莫名消失,僅存幾塊灰雕散落在地。熱心網友為此奔走呼號,葉琪之女、曾做過中共梧州市委副書記的退休干部葉肇盅和她的親友也開始擔心:墓園要是被遷了,怎么辦?

2011年9月,當地媒體報道:“有關部門明確表示,葉琪墓不會拆遷”。葉氏一家懸著的心剛剛放下,園內黃旭初(1931-1950年任廣西省主席)題字的“憶翠亭”(葉琪字翠微)牌匾,又悄然失蹤。園中的石凳也被破壞。

2012年3月,負責拆遷的部門還是找上了葉肇盅家,勸她同意葉琪墓遷址,理由之一是:“反正現在周圍的房子都被拆了,風水也已經被破壞了。不如搬到我們找的一個風水好的地方。”

此后,關于葉琪墓的問題,一直在“拆,還是不拆”中博弈,直到2012年5月,葉琪家人收到的最新回函是:“請統一意見”。事實上,葉家的意見一直非常統一:不搬不拆。

“文物不能炸”

葉琪是新桂系早期的“四巨頭”之一,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總參謀長,葉琪去世的時候,大女兒葉肇盔11歲,二女葉肇盈才兩歲多,小女葉肇盅還懷在母親腹中。她們對父親的印象,大多來自母親的只言片語。

母親說:“你父親小時候很用功讀書,能把《孫子兵法》從頭背到尾,然后再倒過來背。”母親說的另外一句是,“你父親對人很好,寧愿人負我,不能我負人。”

第三句就是父親是怎么死的:

1935年7月8日早6點,葉琪騎著李宗仁的大黃馬趕往第四集團軍總部。半道上黃馬受驚,一個騰躍把葉琪甩出去好幾米遠,葉琪正面墜地,頃刻血流如注,隨后在醫院咽氣。

實際統領廣西的二把手白崇禧聽到消息失聲痛哭,“如失右臂”;一把手李宗仁匆忙從廣州趕回南寧,通告全省停止娛樂、宴會,下半旗志哀一天;《南寧民國日報》接連一個多月用大半個版刊登“葉公翠微”的喪訊、挽聯。

葉琪遺體順水路從南寧運到梧州北山下葬,“沿江都有人拜祭,到梧州更是全城轟動”。

蔣介石派晏道剛(時任委員長侍從室主任)送來題字“儒將風猷”和一副挽聯:“北定中原,憶當年智勇兼雄,屢以神奇成偉績;西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