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白堊紀文學備忘錄(7)
真正的想象力是超出“現世”邏輯的,它對“現世”秩序構成批判,如果說我們還有什么“未來”的話,這就是起點。想象力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敘述能力,將“不合理”變成“合理”的思辨能力。
庫切:從“精神分裂”到“身份分裂”(4)
虛構作品的思想形象:想象力的時代性
在“身份變亂的寓言”一部中,我試圖從當代文化和生存經驗變化的角度,來討論庫切的長篇小說《恥》的主題及其人物形象的文學史意義。我認為,從現代主義文學的“精神分裂”主題,到當代文學的“身份分裂”主題,是文學史半個世紀以來的時光隧道,庫切的寫作穿越了它。從中我們看到了這個貌似越來越“整一化”、“全球化”的世界內部,進一步崩潰的征兆及其文學化表述。當我讀到庫切的另一批小說的時候,我更堅信自己的判斷。我被這位作家的想象力和思辨力所折服。缺乏思辨的想象力會變成裝神弄鬼,缺乏想象的思辨力是說教者所為。在我看來,對于一位真正優秀的作家而言,這兩者應該是合而為一的,它們共同決定了一位好作家的才能高低和心智寬度,從而也是其作品產生真正的社會效果的基本前提。
我并不想將每一次閱讀都寫成文章。但當我看到各大媒體和互聯網都在一窩蜂地報道一位中國著名作家對庫切的誤解和攻擊時,便想寫下一些對庫切的閱讀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