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城重組利益鏈調查:7200萬現金控制33億資產
銀泰系僅用7200萬資金就將控制一個評估資產超33億元的礦業企業;三位礦業股東將40多億市值的股權收入囊中;中國銀泰副總裁以無比精準的時間點低價買入,狂賺1.3億。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周馮燦
銀泰系僅用7200萬資金就將控制一個評估資產超33億元的礦業企業;三位礦業股東將40多億市值的股權收入囊中;中國銀泰副總裁以無比精準的時間點低價買入,狂賺1.3億。
北京銀泰中心,銀泰系重組科學城背后,隱藏著另一條更大的更深的利益鏈條。 (五子/CFP/圖)
一處埋藏在內蒙古草原深處的大型礦藏——內蒙古玉龍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玉龍礦業),成了銀泰系掌門人沈國軍的最新“獵物”。
2012年5月初,銀泰系控股的深市上市公司科學城(SZ.000975)披露一項重組預案:置出現有酒店主業,購入玉龍礦業。這則公告在科學城復牌后引爆投資者在二級市場的熱烈追捧,連續拉出7個漲停板,短短幾個交易日股價翻番。
然而,在二級市場爆炒獲利的背后,還有另一條潛藏更深的利益鏈條——如果此次重組成功,銀泰系僅用少許資金就能控制一個評估資產超33億元的礦企,為沈國軍完成其商業帝國構筑最后一架“云梯”;科學城大股東——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銀泰”)的副總裁韓學高“一夜暴富”,4個多月內股票市值增加1.3億元。
交易的另一邊,在這場資本盛宴中,此次重組交易方、玉龍礦業的三位神秘自然人股東,從參與國資改制,到清退干部持股,再到賣給上市公司,經歷了罕見的暴富過程。
沈國軍的財技
沈國軍只需掏出7200萬元現金,就能取得評估值為33億元的玉龍礦業的實際控制權。
科學城此次公告了一個巧妙設計的重組預案,現有酒店主業將被置換出,以定向增發和現金支付的方式,購入玉龍礦業。經此預案重組后的科學城,將完全變為一家采、選、冶煉銀鉛鋅礦的礦業類上市公司。
此前,科學城主業多次發生變更。早在2005年,中國銀泰首次取得了科學城的控股權后,將其重組成一家酒店經營的上市公司。而在2008年,中國銀泰再次謀求把科學城變身為能源礦產類的資產平臺。
科學城董秘劉黎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國銀泰從2008年開始,曾先后與山西晉煤集團、陜西煤業集團等國企尋求合作,但因為民營資本在與國有資本合作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最終沒能合作。”
中國銀泰成立于1996年12月,總部在北京。跟多數浙商老板一樣,沈國軍保持低調,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但銀泰系在資本市場中就以“兇狠”著稱——沈國軍精通資本之道,以中國銀泰為控制平臺的銀泰系,十多年間在資本市場上攻城略地,控制了數家百貨業和商業地產上市公司。
沈國軍給銀泰系制定了三大戰略領域:百貨業、商業地產和能源礦產。他曾這樣形容說,“百貨業是一鍋需要慢慢煎熬的湯,凈利潤不大,但是現金流量大,可以滋潤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