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鸾浝怼笔侨绾螣挸傻摹鮼唫ルx職,“公募時代”落幕
股權分置后新的市場土壤、基金公司為其“量身定做”的制度安排,共同成就了“最賺錢基金經理”王亞偉。但數次沖擊原有體制結構無果之后,王亞偉和他的上司都選擇了離開。
責任編輯:冉孟順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馮葉
基金行業憑借“牌照壟斷”賺取超額利潤,這一壟斷特權造成優秀基金經理紛紛出走。 (何籽/圖)
股權分置后新的市場土壤、基金公司為其“量身定做”的制度安排,共同成就了“最賺錢基金經理”王亞偉。但數次沖擊原有體制結構無果之后,王亞偉和他的上司都選擇了離開。
“一個時代的落幕”,這是對“最?;鸾浝?rdquo;王亞偉離職的普遍評價。
2012年5月7日下午,王亞偉神色平靜地參加了在華夏基金的最后一次媒體見面會。此時距他的離職公告發布不到18個小時,公告稱他“因個人原因”正式離開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及相應基金經理之職。
從1995年進入華夏證券,到1998年掌控第一只封閉式基金,此后的14年中,王亞偉親身見證了中國證券市場的風起云涌和基金業的迅速崛起,也見證了公募基金經理們一個個離開。
2007年之后,這位早期基金經理中碩果僅存的“元老”之一突然大放異彩,在奪取了當年“最賺錢基金經理”殊榮之后,旗下基金連續多年收益率奪冠,更以極具爭議色彩的“王亞偉概念股”成為了基金行業娛樂化的“形象代言人”。
與此同時,由于華夏基金自身的股權變動等問題,身為基金經理的王亞偉與公司總經理范勇宏早在2009年之后,便多次傳出離職消息。
在數次沖擊原有的體制結構無果之后,對現有市場機制的失望,決定了王亞偉今天的選擇。這也折射了過去十余年里,中國證券市場和基金行業在市場結構和制度變化中,始終難以回避的某些深層矛盾與沖突。
身為基金經理的王亞偉,始終就是這些矛盾與沖突的聚焦點。
娛樂化的明星基金經理
在基金持有人整體虧損的十多年經營期間,各基金公司卻為其股東們創造了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投資回報。
在最后一次的媒體見面會中,40歲的王亞偉一改“惜字如金”的沉默習慣滔滔不絕地說了很多,喝完了三瓶礦泉水。
這位“被娛樂”的基金經理嚴肅而溫和地強調著自己的角色與職責:一名基金經理要把投資者利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