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長、局長,誰更大?
國務院部門中,為何有的叫“部(委)”,有的叫“總局(局)”?司和局有什么區別? 在國務院部門中,“司”和“局”雖然行政級別一樣,但職能有所區別。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國務院部門中,為何有的叫“部(委)”,有的叫“總局(局)”?司和局有什么區別?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機構改革不斷推行,一些部門的名稱也隨著地位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升格的部門名稱要變,降格的部門名稱也要變。
在國務院部門中,“司”和“局”雖然行政級別一樣,但職能有所區別。
2012年4月,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正式公布后,不少人發現,像中國氣象局、中國證監會這些從名稱上看似行政機構,實際也承擔行政職能的單位,竟然也被歸為事業單位。不過,他們或許能借這次改革,被劃入行政序列。
其實,如果對中國的機構編制常識有所了解,就能從名稱上大致判斷他們的機構屬性是事業單位。在中國,一個機構的名稱實際是機構基本屬性、內在規律以及特殊性的綜合反映,能反映出這個機構的行政區劃、所屬關系、工作性質、規格級別以及管理范圍等。
各級機構中,尤以國務院所屬機構的名稱特征更加明顯,包括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辦事機構,都能從名稱上識別。
因為中國環保問題的凸現,上世紀80年代的國家建委環境保護司演變為環保局,1998年升格為環??偩?2008年升格為國務院組成部門環保部。 (王曉東/東方IC/圖)
“中國”、“中華”,有何差別?
在日常稱呼中,人們一般喜歡將國務院部門簡稱為“國家××部(委)”,如“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
但如果你去看機構全稱,就會發現,不同部門的準確名稱,開頭幾個字是不同的。有的開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的開頭卻是“中國”,如中國氣象局,有的開頭又是“國家”,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這里,都有什么區別和講究呢?
“名稱的開頭”,其實是個外行的說法,規范的說法是“區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