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夫:碳交易試點的三點意見
黃杰夫 洲際交易所集團ICE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
謝謝朱紅軍。非常高興今天有機會來到美麗的武漢,來到武大,過去我在美國和歐洲進行碳交易的實踐活動,我曾經在北京也是大學生,也上過大學,所以來到大學非常高興,我本人也是北京師范大學的一個兼職教授,北京農業大學MBA的一個教授,所以待會兒我在講話當中,同學們對未來就業或者是在低碳領域、資源領域、金融領域,在中國或者是在國外,我能夠給大家交換一些意見也很高興。剛才朱總說我在三位里面是虛擬經濟,但是我這個人很實在。昨天下飛機,我看到機場有一塊牌子發布了一個消息,就是說武漢開通了飛法國的直航,每周三班,我覺得這既是一個好消息,又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法航開通了由武漢直飛法國的航班,壞消息是法航開通了武漢直飛法國的航班,我今年從武漢飛到法國,大家都知道航空碳交易要交航空碳稅,并不是稅的概念,為什么會有航空碳交易、歐盟航空碳稅,這些來自歐洲的碳稅,全國目前最大的碳市場,這些關系到中國老百姓的發展,剛才朱紅軍說了碳交易在中國湖北的試點,我也簡單講三點議題。
首先,我是想把國內、國際目前碳交易的發展現狀跟大家用三分鐘講一講,剛才我講了歐盟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我個人同意剛才朱總對未來的判斷,未來五年、十年二氧化碳在碳排放市場,二氧化碳全球作為商品作為交易,是全球第一大交易量,我們交易所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一天交易量上千億美金,但是現在的二氧化碳成為了一個規模。我剛才講歐盟,早上我跟百威英博的李總講話,他們在歐洲的大部分都已經納入歐盟的強制碳交易體系,所以歐盟強制碳交易體系是從2004年開始,當年交易了2000多億噸(如圖),到2010年70億噸,2011年碳交易達到75億噸,這個持倉量目前已經達到10億噸,所以現在碳交易至少在歐盟已經不是一個小打小鬧(的階段),已經是對歐盟電廠、歐盟航空業、歐盟汽車制造業、水泥業,包括百威英博都產生影響、力度非常大、規模非常大的一個碳交易體系,每天的排放量,大家可以看到每天的交易量平均可以達到4000萬噸,剛才我講航空公司,最起碼是歐盟的公司,歐盟以外就是美國總公司,我們也都看到已經為明年開始為航空碳交易做儲備的話,已經在準備。
另外除了歐盟,現在美國從全球來講,美國是最早開始二氧化碳的交易試點,美國目前有兩個強制的碳交易體系,隨著美國國會、美國聯邦政府并沒有通過區域變化的法案,但是中央政府不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做,最早是所謂的區域溫室氣體減排倡議,到今年已經是2年多了,具體是從美國東北部,原來是10個州,現在是9個州,初始上線不到2億噸,我跟發改委、武大的專家研究過,武大有一個知名的齊效周(音)老師,他也是參與方之一,我跟齊老師做過交流,將來湖北也是碳交易的試點,也會作為交易電廠、化工企業等等,2009年是金融危機之后,走的碳交易量、碳的排放量是下降,這是2011年的排放,所以目前大家可以看到交易價格從6.5美元降到現在的1美元以下,它由于經濟危機也好,由于各種原因也好,美國強制的區域體系和交易體系太松了,大家知道未來,這個月往下個月,5月份將出臺一些重大措施,主要涉及到電力能力,將來我們在湖北做碳交易試點,有電力行業、化工行業等100多個企業,這一百多個企業將來如何分配初始指標,我覺得至少美國的經驗、歐盟的經驗都值得借鑒,這里面有很多教訓。
第二,我想講一講碳交易無論是電力企業也好,還是化工企業也好,交易本身的作用,目的不是為了交易,目的是為了通過交易使我們參與碳交易的(了解到其中的實質),湖北省發改委給湖北省企業一年只能發這么多,發一度電,發改委給你確定了這個目標值后,你“十一五”、“十二五”要達標,達標之后,企業的達標成本可高可低,我們現在通過市場機制達標的企業或者必須達標的企業,成本最低,市場機制是相當于政府的行政總則,相當于拉閘限電。我不知道湖北“十一五”有沒有拉閘限電,我看到報紙上其他省市有拉閘限電,就是用強迫的方式臨時抱佛腳,就行在校學生知道快考試了,才趕緊復習,這樣不對,但是有了碳交易市場,有了碳交易價格體系,比如我們明天要進行期末考試,就會提前復習功課、準備,2015年12月31號要拿出碳減排的報告,如果今天有碳排放的交易體系的話,我們要預先這樣的準備和這樣的策劃,所以碳交易用英文講是一個長期的戰略財務方面的變化,在美國是這樣,在歐盟也是這樣,將來在湖北也一定是這樣。它就是通過這樣的價格體系,通過這樣的市場和政府,有了一個清晰的邊界,政府是一個看不見的手,就退出了這個領域,而是設計好游戲規則之后,靠企業、靠市場減排,這里面有一個顛覆性、有一個非常不一樣的機制,而不是簡單的交易大廳、交易一個棉花等等,它有一個非常深遠的意義。
說到交易可能就是說在國外,你要去跟電廠了解情況,電廠首當其沖都要采用碳交易,電廠在國外相對來講是電價可以交易,煤可以交易,二氧化碳作為一個新的生產要素,也可以交易,發電用煤炭或天然氣,它對天然氣的排放比煤碳小一半,會降低碳排放,天然氣作為一個發電的生產要素也可以交易,我們的煤碳沒有這樣的金融工具來幫助我們企業進行分散風險,就是說一條腿綁起來。我經常在大學與一些專家提一些什么建議,你們看歐盟的情況,給中國的電廠提一些建議。
我第一個建議凡是參加7個地方省市二氧化碳的電廠都允許它同時試點,這是電力方面。很多人告訴我黃老師,發改委對電價要進行階梯詢價,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我就給它舉一個發展中國家——巴西,它們也在試點,恰恰也是我們公司來參與的創新,就是說在這樣發展中國家能不能采取碳交易,這些大的機構優先試點,讓市場說話,因為我不是專家,我們這個市場的電荒,其實并不是電荒,有的地方是電荒,有的地方發電或者開工率并不是很高,現在并不是在建新的水電或火電,當然這些也有必要,中國在發展經濟,但是比這更必要、比這更迫切,怎么樣使一個電力價格體系在某一個時點最需要用電進行匹配,也就是說把發電這個資源能夠更有效、更有效率、更有成本,效率更高的來進行一個發電資源的配置、發電資源的配備,這個是體制的改革,這就是電價交易最核心的,就是用市場來配置資源,不是由政府來配置資源。我第二次講到市場是看不見的手,政府的話,特別是在政府和市場邊界,政府效果很高,但是成本也高,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講,如果我家住在28層,半夜剛到10層拉閘限電了,我非常惱火,對我的成本很高,對企業成本更高。(如PPT)
總而言之,巴西從1995年開始,一些最大的電力用戶,包括大學、政府機關、超市等最大的發電企業,政府允許它不限制用什么價格,可以設置3000、5000千瓦一些基本指標。在這樣一個前提下,這就是說自由市場,就是政府不管制的市場,目前已經占到政府用電的25%,實物貿易和實物交易是電,交易是150多億美元,有650個自由消費者,50家電力交易者等等。在一個發展中國家搞電力要分幾步走,第一步剛剛開始并不是做衍生品,可能要一步一步走,現貨現交易,交易遠期、設置指數,在指數基礎上衍生一些東西,衍生東西是定價最基本的一個載體,大家在報紙上看到社論,中國石油的定價權都依賴外資,中國有望獲得定價權,像中國武鋼就非常希望有石油、鐵礦石的定價權,就必須要開發電價,在中國交易所交易或者是中國場外市場交易的金融工具,推出金融指數以后,包括企業通過這些工具套期保值,企業未來要用多少電,有多少風險,我要買多少噸二氧化碳指標,到現在五月份、四月份到未來還有幾個月。第三是逐漸推出這樣一個衍生的體制平臺,到今年7月,我期望有個機會,比如咱們朱總,咱們南方周末寫一篇文章,關注巴西這一年來進行電力交易,定價權交給市場簡單走過的歷程,我給大家簡單回報一下,我給大家做這樣一個規劃。(如圖),這個是葡萄牙文,這是我們的一個電力價格指數,從去年開始到今年初,就是它的價格交易量,交易量有流動性,有流動性交易價才會增值。
第三點意見,所想咱們在大學,黃老師見了咱們武大的齊教授、發改委的專家,我們同學或者在湖北的企業怎么參與二氧化碳交易,除了低碳、我們少開車,目前來講少開車、多騎自行車也會造成碳指標,但是沒辦法進入湖北市場的碳交易,最后我用三分鐘給大家介紹一下可以進入到我們省里或者是其他地方交易。我們將來畢業以后,有可能進入到這個行業,我也寫過一篇文章,是在其他地方用中文寫的文章,大家可以用百度一下,蒙特利爾,學環境的同學會知道,《蒙特利爾議定書》簡單來講ODS大家可能都知道,ODS是無色無味,一個商用冰箱也好,民用冰箱也好,或者是一些制冷劑,在外面日曬雨淋有一些無色無味的氣體排到大氣層當中,它們對臭氧層的破壞倍數相當于二氧化碳幾十倍、幾百倍、上千倍甚至上萬倍,這個東西按照某個領域,到了2015年、2020年逐步要進行銷毀和禁止,中國也參與了一個公約,去年6月份國務院、環保部專門制定了一些實施細則,而中國的鋁業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我要說的就是這個東西(如圖),能不能和二氧化碳、碳市場結合起來,簡單來說可以,2007年大家可以看,也是我們當年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參與碳交易的一個企業,不包括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和美國環境保護署,它把一個固化的方法學通過進行燒毀、運輸,最后按照這個方法學可以成為碳指標。在湖北相信有很多廢舊冰箱,樓里面有很多空調、汽車,當然大家知道碳指標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老百姓,但是這些方法學在國外是2009年開始做,09年是加州開始做,美國加州的強制碳市場也開始上線,他們也允許ODS這樣的碳指標交易,現在已經成功注冊7873000噸,加州的這個機構已經成功注冊四五百名,這個指標從今年開始,可以陸續的被加州電廠、加州化工廠企業能夠滿足加州政府每年二氧化碳的體控,這樣的方法,國內有很多《蒙特利爾議定書》這樣的環保專家,環境學、金融學能不能做、能不能交易,有很多老師、其他的專家可以認證,但是我認為有可能性。到2015年、2020年陸續這些都要被銷毀,現在銷毀沒有了,可能有些是在被銷毀,有些是在不小心被排放出去了,關鍵是要給它通過碳市場,提供一個額外的機制,比如你去收破爛,你管理不善,放在外面,我把它回收,把一些東西按照政府的規范進行收集、銷毀,我的成本是5000塊錢,我的一半是開發證、一半是指標,一半的指標成本是5000塊錢,在加州它可能賣到6塊、8塊一噸美金,不管怎么樣,就是說我有了這樣的激勵機制,老百姓不去炒股票、不去炒房地產了,我拿出錢到湖北或者其他地方,用國際標準開發出這樣的方法和這樣的碳指標,最后如果我們的政府允許,把指標賣給武鋼,他們要參與碳交易試點,你可以違規、可以達標。所以這些在國外從2007年開始已經進行了四五年,而且已經成功論證了四五百萬噸。
在中國的情況,按照《蒙特利爾議定書》的要求,中國需要到2013年將HCFCs生產和消費等等這樣的一個規定,到2030年要徹底淘汰。這些工作都在做,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如果過去政府頒布這些,大家想做也好、不想做也好是企業的事情,或者跟行業相關的企業,現在跟我們湖北、跟碳交易結合起來,我們的老百姓或者同學們,或者將來從事于這方面的投資、就業,雖然我們沒有參與到湖北碳交易試點,我們沒有這樣的義務,頭上也沒有這樣的帽子,我們不是鋼鐵廠,但是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把我們對低碳的實踐跟湖北進行碳交易試點結合起來,同時間接的效果就是實現廢舊家電的規?;?、產業化,就是說參與了這個事情,疼痛提供低能量、高指標供采用,給投資人產生一定回報,像南京原來是一個收破的,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產業了,當然最重要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這些指標的開發最終可以通過這個激勵機制,使得我們《蒙特利爾議定書》或者是ODS這些指標可以更有效、成本更低的進行回收。這是美國的一張照片,不知道這些東西在武漢有沒有?就是這些東西,它里面進行了剛才講的這些物質也好,無論是低碳還是泡沫狀這些東西進行回收,然后放在這樣的企業進行收集,一開始做可能20萬美金就可以搞定(如圖),武漢的房價我不太清楚,但是它充實投資并不是很大,這是美國一個燒毀的實物照片,就是在這個里面進行ODS(燒毀);加州在使用強制碳市場,在國外是先例,美國是1.9萬美元的區域碳市場已經在使用這樣的方法。
總結,臺灣現在有些工廠,他們現在做焚燒爐,他們也愿意投入到這個行業,從臺灣可以出口到全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二氧化碳減排的量化相對來講都是統一的,包括政府罰款之外,有一個胡蘿卜,給你一個額外的激勵機制,胡蘿卜加大棒,或者是我們企業和個人都是激勵的機制,剛才說到每個冰箱3-5噸的單位。我舉一個最新的案例,就是互利威爾(音),有上千億美元的金額,它們上周已經銷毀了27000英鎊物質,在未來包括CFC-11、CFC-12和R-500按照加州的方法去銷毀,一噸4塊到8塊指標,如果能夠覆蓋消費者成本,是非??捎^的,一定要第三方合證。中國經過實踐,很多世界一流的機構都有能力來合證這樣的指標,我非常高興看到這樣的能力建設,也非常希望假如朱總下次(明年、后年)還請我到武漢來的話,如果在座的有一個人或兩個人關注這個事情,上周跨國公司已經做了12噸,像這樣的金融實踐等等,都會有開發結果。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本書,這個月剛剛在美國出版,大家可以看到,我講這本書不光是因為他是我老板,大概書就一段兩段提到我,我給他打工,關鍵就是這個在美國的話,金融創新也是美國叫金融期貨之父,碳交易之父,這個書的序言是科斯(音)教授,是芝加哥大學最著名的諾貝爾經濟學教授和經濟學家,今年102歲,太太也90幾歲了,2010年100歲的時候,有很多經濟學家給他在網上祝壽,祝壽完以后,有記者采訪,科斯教授今天是你100歲生日,你能不能提到一百年來對世界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第一個是卡爾摩斯(音),第二個是他的老鄉弗里德曼,第三個也是他的芝加哥老鄉,魏斯賽蒙(音),一直都得到克斯教授的指導,這是他幫助寫的序,5月底在光華管理學院講課,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希望這本書不光講了碳交易是怎么回事;還有利率期貨,中國要推國債期貨,也是利率期貨的一部分,一個老先生發明了最重要的利率期貨和二氧化碳期貨,他這一生已經過了,他的就業觀、人生觀,實際上他是個美國人,他的學生也好、雇員也好都學了很多東西,我覺得這些經理對我們同學未來的事業發展,以及作為一個人要怎么樣去創新,我愿意在這里免費為他做一個廣告,推薦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寫得非常好。再次感謝南方周末,感謝百威英博,感謝武大,希望我回北京以后,大家可以通過微博來和我溝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