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白堊紀文學備忘錄(11)
凱爾泰斯的文字的確讓人想起了他的同胞卡夫卡,其文字中透出一種“卡夫卡氣質”。但他們之間的差別無疑是巨大的。
鐫刻在疤痕上的文字(2)
凱爾泰斯的文字的確讓人想起了他的同胞卡夫卡,其文字中透出一種“卡夫卡氣質”。但他們之間的差別無疑是巨大的??ǚ蚩ā皩偈蟆?,他的驚恐和焦慮經驗與其說來自現實,不如說來自潛意識,其恐懼和焦慮是與生俱來的??ǚ蚩ǖ膶懽鞣路鹑祟愇拿髌ü缮弦粔K刺眼的深藍色胎記,既不可能重復,也無法模仿。作為一位“寓言式”的作家,卡夫卡的作品就像一個巨大的“無主句”,或者是說沒有“主人公”的敘事、沒有原告的訴訟、沒有被告的審判。而凱爾泰斯的寫作,是個人所經歷過的創傷性打擊的產物,是一位14歲少年在“奧斯維辛”恐嚇下出現的冗長的噩夢,是一位活生生的人的切膚之痛。凱爾泰斯的寫作,就像文明皮膚上一個正在流血的傷口,它觸手可及,近在咫尺,永遠也無法愈合。
所謂的“愈合”,就是用發亮的疤痕來掩蓋受傷的真相。其實,“愈合的傷疤”本身就是一個“謊言”,就像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謊言一樣?!坝稀?,盡管不可能完好如初,但它給了人們一個“完好如初”的假像。而生活的真相,被一種寧靜而光潔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