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增長奇跡會因能源終結嗎

中國經濟增長的極限會到來嗎?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的極限不可避免,那么,哪個因素將激發或決定這一極限的到來?作者從能源供應的視角提供了一種可能,并提出了以電力為中心,謀劃中國能源布局的設想。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周劉海

內蒙古的許多公路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拉煤車排成長龍。這已經是中國煤炭運輸的常態。 (居楊/圖

編者按:中國經濟增長的極限會到來嗎?本文從能源供應的視角提供了一種可能,并提出了以電力為中心,謀劃中國能源布局的設想。文章觀點并不代表本報立場。不過,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極限,對于解決中國能源問題,我們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與討論。

中國經濟增長的極限在哪里?自羅馬俱樂部1972年發布“增長的極限”的報告之后,整整四十年里,這個問題之前被加上國名、地球、糧食……諸多前綴,一而再再而三地拋出。當中國經濟高增長延續了足夠長的時間后,這個問題終于也被加在中國身上。

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的極限不可避免,那么,哪個因素將激發或決定這一極限的到來?事實上,中國經濟的研究者、觀察者就此提出諸多的假設,比如:人口紅利的終結、消費不振、產業升級換代遭遇挫折、環境污染積重難返……當然,經常被人提及的還有資源、能源供給跟不上。

在人們一浪高過一浪的討論聲中,維系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柱之一——能源供應的瓶頸已經悄然降臨。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消耗能源總量為32.5億噸標準煤(又稱煤當量,1噸原煤相當于0.7噸標準煤,1噸原油相當于1.4噸標準煤),當年中國生產的一次性能源總量為29.9億噸標準煤。從這個時間節點回望會發現,過去的三十多年,中國吞噬能源的速度比經濟增長數據更加驚人。

中國改革開放前一半時間的增長幾乎完全是由本土能源供應支撐的。而近些年,中國增長則主要依靠能源進口實現。1993年,中國從石油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16年后,終成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更超過50%這一心理支撐線。2006年中國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此后進口增速“蹦臺階”般上漲。2007年中國成為煤炭凈進口國,五年后,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煤炭進口國。

據包括國際能源組織在內的多個研究機構的預測,中國可持續供應能源的極限為36億噸標準煤,而如果維系現有增長速度,到2015年,中國一次性能源消耗總量將超過40億噸標準煤,并將逐年增加。如果再考慮到中國能源結構、布局嚴重失衡等先天、后天的不利因素,“增長的極限”似乎不再是假設,而是已擺在國人面前的現實。中國經濟增長的極限會因為能源供應不足而提前到來嗎?如何突破能源供應的瓶頸,將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制約減到最???

能源供應撞上天花板

能源供應的極限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