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或歷史絕不是我創作的中心”——藝術家安利·薩拉的“小品”
薩拉今年38歲,被法國媒體稱為“年輕藝術家中的領軍人物”。他的影片創作風格多是“小品”式的,沒有復雜場景,也沒有宏大敘事。
責任編輯: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周鑫 陳浩民
《1395天沒有紅的日子》劇照。影片只有單一場景:一位穿著黑色長裙的婦人憂傷地穿越薩拉熱窩的街道。 (Universalmuseum Joanneum/圖)
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南畫廊入口處,迎面而來的是懸浮在墻上的一雙機械裝置手,它們戴著塑膠手套,像一雙魔法師的手,食指可以自由舉起放下。食指一舉,預示著一幕好戲開場。
這是法國籍當代藝術家安利·薩拉(Anri Sala)的同名視覺藝術展“安利·薩拉”,展覽從2012年5月3日開始,將一直持續到8月6日。
薩拉今年38歲,出生于阿爾巴尼亞,被法國媒體稱為“年輕藝術家中的領軍人物”。他的影片創作風格多是“小品”式的,沒有復雜場景,也沒有宏大敘事。他曾以小型DV拍攝了一位老人在教堂里打盹的場景,這部名為“男子大教堂”的影片因為“捕捉到人入睡之時,游走于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瞬間狀態&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