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瓶”難裝“新酒”——國標超役十年,“酒”“瓶”行業恩怨難解

新啤酒瓶不合格20%,可回收舊瓶不合格70%,一份“超期服役”十年的國標導致啤酒瓶頻發“爆瓶”傷人事件,消費者性命攸關之事卻難奈兩個行業的明爭暗斗十余年。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鄭育杰 張路延

飯桌上頻發“爆瓶”,飯桌底下是兩個行業的明爭暗斗。 (勾犇/圖)

新啤酒瓶不合格20%,可回收舊瓶不合格70%,一份“超期服役”十年的國標導致啤酒瓶頻發“爆瓶”傷人事件,消費者性命攸關之事卻難奈兩個行業的明爭暗斗十余年。

舊啤酒瓶成“爆瓶”禍首

外出就餐的時候,是讓服務員把啤酒打開了再拿上桌,還是拿上桌了再打開?在百威英博啤酒集團亞太區質量總監劉素玲看來,這是一個問題。

她的選擇是前者,因為中國的啤酒瓶太容易爆了。2012年5月,河南漯河、重慶、江西上饒等地啤酒瓶炸傷消費者事件此起彼伏。

這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每年夏天,隨著啤酒消費高峰來臨,“爆瓶”新聞不斷。一個更為極端的案例是,2009年4月,安徽淮南一農民曾因啤酒瓶爆炸劃破頸部造成大出血,搶救無效殞命。

“我們國內的爆瓶應該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一位玻璃行業專家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曾參與起草我國啤酒瓶現行國家標準。

“爆瓶”事故率未有權威統計數據。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1年我國啤酒年銷量是4899萬千升,其中瓶裝啤酒占到90%以上,年周轉用瓶量可達600億次以上?;鶖谍嫶?,“爆瓶”事故率似乎“微乎其微”。

然而,另一組數字卻讓人揪心。2011年,國家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國家檢驗中心)對全國范圍內的啤酒瓶產品質量實施國家監督抽查,共計58個企業的58組樣品中,合格的47組,近二成的啤酒瓶不合格。此次抽查覆蓋全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林曉蕓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