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開閘,中國商人強攻:“不是在日本,就是在去日本的路上”

為了抓住日本震后清潔能源市場崛起的機遇,中國新能源企業紛紛搶灘日本市場。然而以低成本為殺手锏的中國新能源企業,要想攻下這個夢寐以求的封閉市場還有諸多變數。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鄭育杰 張路延

中國新能源企業想從震后日本清潔能源市場分一杯羹,并非易事。 (曹一/圖)

為了抓住日本震后清潔能源市場崛起的機遇,中國新能源企業紛紛搶灘日本市場。然而以低成本為殺手锏的中國新能源企業,要想攻下這個夢寐以求的封閉市場還有諸多變數。

去日本圈地

很少有人會想到,日本郊外那些無人問津的荒地會如此炙手可熱——成為各大新能源企業競相爭奪的“寶地”。

來自中國的商人蘇維利想到了。2012年5月24日,這個精明的河北商人成功“搶”到了他在日本的第二塊土地。

2011年日本大地震第二天,北京天華陽光集團董事長蘇維利就對下屬說,拿地,趕快去拿地,不管日本對太陽能發電最終補貼是多少錢。

讓蘇維利如此“沖動”的原因,是日本震后電力短缺催生的巨大清潔能源發電市場。作為一家中國的新能源項目開發商,蘇維利斷定這個島國可用于建設太陽能發電廠的土地資源勢必緊缺。

事態印證了蘇的判斷。目前,日本郊外一些光照條件更好、比鄰高壓輸電線路的地塊,地價已上漲了10倍。

經過近一年運作,蘇維利最終以每年500萬日元(約4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拿到了一塊位于日本西部熊本縣的25000平方米土地的租賃合同,7個月后,這里將建起一座2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廠,蘇將坐擁高達20%以上的收益率。

從熊本縣往東九百多公里之外的本州島三重縣,另一家中國企業——阿特斯太陽能也宣布今年夏天將在這里建設一座2兆瓦太陽能發電廠。阿特斯全球市場總監張含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為了抓住震后日本清潔能源市場崛起的機遇,過去一年阿特斯全球40%的市場投入都用在了日本。

其他的太陽能企業中,尚德早在六年前就布局日本,英利最近也宣布將進軍日本市場。如今,隨便問一家中國太陽能企業,他們不是正在日本,就是在去往日本的路上。

看到這一機會的不僅只有中國人。美國公司SunEdison號稱要在日本共建設1吉瓦(1000兆瓦)太陽能發電廠,并稱已經開始和福岡縣進行談判。

&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林曉蕓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