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學校教改“+、-”法

北京市海淀區十一學校進行課程改革后,學生“接管”了校園,大部分時候校長的權力被“架空”了。老師的講桌、講臺沒了;老師的傳統辦公室沒了;多年的行政班沒了;傳統的運動會沒了……如今十一學校的升學率和高分學生人數穩居北京市前列。

責任編輯:楊繼斌 實習生 謝雪

十一學校有兩百多個學生社團。圖為李希貴向魔術聯合會學習魔術。 (資料圖)

貴爺的加法:大學式管理,學生走班選課,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課表;校務會上經常出現學生的身影;或參加國內高考或準備到國外讀書,學生的選擇多了;導師制,老師對學生的責任更多了。

貴爺的減法:老師的講桌、講臺沒了;老師的傳統辦公室沒了;多年的行政班沒了;傳統的運動會沒了……

“甩手掌柜”李希貴被學生們稱為“貴爺”。

如校長貴爺所愿,學生“接管”了校園,大部分時候校長的權力被“架空”了。連美國大使、法國大使到學校訪問也一律由學生出面,從接待、翻譯、主持到回訪都是學生自行組織。每當這種場合,“貴爺”能做的只是坐在臺下不時鼓幾下掌。

2012年3月14日那天,北京市知名學校的校長以及國外的教育專家,云集于貴爺麾下的北京市海淀區十一學校。貴爺和他的老師們向同行們介紹了一上午該校課程改革的經驗,前來旁聽的美國密西根州牛津學區教育局局長比爾聽得驚奇:“你現在進行的改革,連美國很多學校都不敢,你怎么敢???”

五年前,李希貴辭掉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檢測中心主任的職位,回歸校園又一次當起校長,將十一學校開展的課改更推進了一步。更加深刻的變革是展開面向全校的民主化嘗試,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

如今十一學校的升學率和高分學生人數穩居北京市前列。2011年高中畢業生中有50名學生被世界一流大學錄取。

投票說了算

退休的媒體人李建平已經跟蹤觀察貴爺和他的十一學校兩年了。

給李建平印象最深的,是十一學校高三畢業典禮上的那一幕。臺上校長李希貴給六百多名高三畢業生逐個發證書,臺下任課老師排成兩排,夾道和學生們握手擁抱。老師、學生和家長都在哭,場面溫暖而幸福。

這讓李建平感到十分驚訝。在2007年退休前,她曾經花了八年時間跟蹤教育部的第八次課程改革,從新課程研制、試驗到開展,她都在全國各地實地觀察。在漫長的職業生涯里她見過太多的畢業典禮,更多時候她看到的不是惜別,而是長期壓抑后的釋放。

有一次她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剛剛高考完的學生們把書本和試卷從教學樓上紛紛往下扔,漫天紙張像飄起大雪。當時李建平眼淚就掉了下來。

“我不得不想這么一個問題——每個早晨,全中國有1200萬的中小學老師走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