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探索】事件切割理論:咦,我剛才是要干什么來著?

一轉身、一扭臉、一進門總是忘了自己要干什么,一張嘴、一提筆、一開電腦總是忘了自己想說什么。這是為什么呢?究竟是誰偷走了你剛才的記憶?

一轉身、一扭臉、一進門總是忘了自己要干什么,一張嘴、一提筆、一開電腦總是忘了自己想說什么。這是為什么呢?

再沒有什么比記憶還讓人灰心喪氣的了。它真是一件設計糟糕的產品——即使是片刻之前的事情,轉眼間也會忘得一干二凈。你在電腦前寫著文章,決定去書房查些資料,可當你來到書架前,卻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你注意到茶杯臟了,拿著杯子走到廚房里,擰開水龍頭,卻看著白花花的水流不知所措。類似的場景,真讓人抓狂!

究竟是誰偷走了你剛才的記憶?

使人遺忘的神奇之門

在“陰謀論者”的眼中,這件事情絕不簡單:“每當你走進一間房間,卻忘了自己進去時想干什么時,其實都是房間里有個外星人正好被你撞見了?;鹚仝s來的黑衣人特工將外星人處理掉后消除了你的記憶,而你原來本想做什么事的記憶也被一起消除了。”

不過,玩笑歸玩笑,從美國圣母大學的加百利•雷萬斯基(Gabriel A. Radvansky)等人在2011年發表的研究看來,門的確是個不祥的事物。僅僅是穿過一扇門,就會誘發人遺忘剛才的事情。

在實驗中,參與者在電腦前控制一個人物在虛擬空間里走動。他們要從一張桌子上拿起一件物品,放進“包”里,然后走到另一張桌子前放下。有時,兩張桌子都在同一個大房間里;有時,人物需要穿過一扇門,才能到達另一間房間里的桌子。當人物剛經過一扇門,或在同一間房間走過相同的距離時,程序會讓參與者就他們正拿著或剛放下的物品做出判斷,記錄他們的反應時間和錯誤率。而在另一個實驗中,研究者把實驗搬到現實生活中。虛擬的電腦空間換成了真實的房間。參與者把物體放在鞋盒中,在桌子間移動,同時攜帶筆記本電腦,隨時回答問題。

兩個實驗都呈現類似的結果:穿過一扇門后——不管這是一扇虛擬或真實的門——參與者對物品的回憶,反應更慢,準確率也更低。

碎片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