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松鼠會】食不知肉味
有科學家發現:如果某人的味覺對脂肪酸越敏感,該人所需要讓大腦覺得滿足的脂肪的量就越小,因此他攝入的油脂性食物就會越少,該人就更傾向于擁有較低的體脂指數。為什么有人對油脂味更敏感?
《荒野求生》的主持人貝爾最喜歡說“這個東西呢去掉頭就可以吃”,然后就咬,然后蟲子爆體滋他一口粘液,他還是堅毅地吃下去各類金蠶蠱,滿臉都是某國死了領袖的人民的凄苦樣。我曾經覺得任何東西到貝爾手里都會被他掐頭吃掉,直到后來我看到一張他掐著他兒子的照片……當我還是幼兒時,我跟貝爾一樣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都因地制宜地吃過,包括一串紅啊香味橡皮擦啊鼻屎?。?hellip;…當然是我自己的,你以為我有多不講衛生?。┑鹊?。不過在幼兒園里吃鼻屎也不算特立獨行,那是跟成年人拼酒一樣有群體壓力的社交禮儀。我還有位同學特喜歡啃鉛筆頭,我想他的內心可能是個羞答答的卷筆刀靜悄悄地開。但也不要嫌棄他,口味本來就是很主觀的私人偏好,你的毒藥是我的佳肴,并不需要他人背書來壯膽的,相反,若聽說自己正在吃的是“被三百個評委輪流舔過都嘖嘖稱奇的包子”,心情會立刻變得很杯盤狼藉的吧。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它讓評委們嘖嘖稱奇的原因多半還是因為餡兒的味道。很早人們就知道舌頭能嘗到甜、咸、酸和苦四種味道,味覺受體細胞能感受到某種味道,多是因為產生這種味道的物質是生命必需品,或者生命必須避開品:在沒有營養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