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落腳城市(23)
中國的勞動階級幾乎都沒有私人退休金,流動人口根本享受不到失業保險與福利。即便是已在城市里順利立足的鄉村移民,盡管他們能夠送子女上學、擁有舒適的住宅,又享有都市的各種便利服務,卻還是有必要保住在鄉村的根。
水林,中國四川
到了睡覺時間,六歲的濮明林把四歲的妹妹冬琳抱了起來,放在草席上,躺在他和他們五十六歲的祖母何蘇秀中間。他們三人蜷縮在灶火的余燼旁,薄墻另一邊的豬圈里睡著兩頭肥豬,不斷隔墻傳來規律輕柔的呼嚕聲。墻上的蜂窩隱約發出蜜蜂的嗡嗡聲,隔壁房間則傳來他們祖父較為刺耳的打呼聲。這就是當今水林村僅有的居民了。實際上,今天中國大部分的鄉村也都只有這樣的居民:兒童、牲畜、祖父母。十四歲至五十五歲之間的人口,包括所有兒童的父母,都已背井離鄉外出工作,只留下寂靜的夜晚、空蕩蕩的房間和深邃的思念。
他們黎明即起,冬琳和明林熟練地生起灶火燒開水,用小手把柴枝推進爐里添火。六點半,冬琳爬上祖母單薄的背,明林抓著她滿是老繭的手,三人一起踏上半小時的路程,走在稻田間狹窄泥濘的小路上,前往村里的學校。十一點,祖母又會到學校接孩子回家吃午餐。兄妹倆總是坐在門前,一面吃飯,一面看著祖母在田里工作。下午兩點,她又會帶他們到學校,五點再把他們接回家,這段兩公里的路程一天就得走上八次。
作者:[加]道格·桑德斯 譯者:陳信宏 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我從沒想過自己到這個年紀還得養一雙孩子,”蘇秀一面說,一面撿著煮湯要用的雞蛋,“因為我的兒子在重慶過得不太好,所以沒辦法把我們接過去,讓孩子到城里的學校上學??墒俏也唤橐?。他們現在和我很親,也很聽話。他們晚上都會對我說奶奶,不管你到哪里去,我都會跟著你。”這對兄妹似乎非常崇拜他們的祖母,在田里總是黏在她身旁。不過,他們還是非常珍惜爸爸每天打來的電話。
這對兄妹是濮軍的孩子,也就是我們在第一章提過的那位三十二歲的變壓器技師。自從將近四年前冬琳才幾個月大以來,他就很少見到他們。不過,濮軍很愛他的孩子,在重慶賺取的收入大部分都寄回三百公里外位于鄰省四川的村子里,以供他們生活開銷。近來,他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