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落腳城市(20)
加拿大每年三十萬名移民中有百分之四十都涌入多倫多,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人口幾乎全部定居在市郊,徹底翻轉了20世紀70年代移民聚居于市中心的模式,在這些定居于市郊的移民當中,較為富有的城市至城市移民都來自印度次大陸與中國。
荷頓,弗吉尼亞;惠頓,馬里蘭
在美國首都市郊兩條四車道公路的紅綠燈交叉口處,十九名褐色肌膚的男子聚集在一座靈恩派教會的停車場入口,年紀有老有少,每人或站或坐,不然就是倚靠在一面低矮的磚墻上。在這片矗立著加油站、小型賣場與單層樓政府建筑的狹長地域里,來來往往盡是車輛,只有這群來自薩爾瓦多、洪都拉斯與墨西哥的男子在室外閑逛。他們有好長一段時間都靜止不動。后來,一輛小巴在他們身旁停了下來,車內與車外的人員以粗淺的英語交談了幾句,然后其中兩人就上了車。這輛小巴正要去從事搬運工作,似乎是一件房屋的活計,工作時間為半天,每小時工資十美元。二十分鐘后,剩下的這群人看到警車經過,于是蹲下身子,躲在樹叢和矮墻后面:站在路旁等待打工機會,原本是落腳城市新進居民的成年禮,也是初步收入的重要來源,但在當今的弗吉尼亞州的荷頓卻成了違法而且危險的行為。
直到1980年,荷頓這座市郊小鎮還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居民都是說英語的白人。這群下層中產階級的民眾聚居在這里,從事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附近的輕工業工作。不過,如同美國的許多市郊地區,這座小鎮的性質與功能也幾乎在一夕之間徹底轉變。到了2000年,這里成了外來移民大量涌入的地區,居民只剩下百分之四十七是白人,西班牙裔人口超過四分之一,亞洲人口則占了百分之十四。航空工業的工人都遷出了小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