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落腳城市(14)
貧民窟充滿了無盡的暴力與劫掠,居民則是一群失落而且備受壓迫的下層階級。不過,這里的人并非“邊緣人”,而是經濟活動中的核心力量,只是暫時寄居在社會的邊緣,以便追求更高的目標。
圣瑪爾塔,巴西里約熱內盧
德尼爾森·蘇薩二世是個身材瘦長的年輕人,頂著一頭卷曲的短發,臉上掛著一道靦腆的微笑。十二歲的他,從小就從高處俯瞰里約熱內盧科帕卡巴那社區(Copacabana)的繁忙街道。他家住在一間以木材和鐵皮搭建而成的小屋,唯一的窗戶正在懸崖上方,可以望見底下繁忙的商業區,距離這座山坡社區的底部只有幾百米遠。不過那里德尼爾森卻沒有去過幾次。只要到那里,就是踏進了里約這座柏油城市的市區。德尼爾森居住的圣瑪爾塔是一座擁擠的“法維拉”,人口多達一萬,全部聚集在一片陡峭的山坡地上。自從他學會走路以來,就懂得離開圣瑪爾塔必須遵循哪些規則。首先,他必須走下七百八十八階臺階,穿越無數危險的步行道,下降五十五層樓的高度,行經成堆的垃圾、石洞、懸崖酒吧與數百間顫巍巍聳立在陡峭懸崖上的簡陋房屋。接著,他會遇見紅色命令的年輕成員——紅色命令是個販毒幫派,“法維拉”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他們支配——向他們說他想到城里去,于是在“法維拉”街道入口處佩帶著九毫米手槍站崗的青少年就會指示,讓德尼爾森平安通過。在走出貧民窟的路上,他會經過快克街,沿街擺著許多張桌子,桌上堆滿了準備批發給經銷商的可卡因磚,右手持突擊步槍的十五歲少年在旁看守。德尼爾森一旦從城里回來,這些身懷武裝的青少年就會搜查他的袋子,確認他沒有到城里購買煤氣罐或其他生活必需品。憑借這樣的控制手段,紅色命令即可確保“法維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