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落腳城市(12)
就絕大多數衡量標準來看,今天的深圳不能稱之為一座完全成功的落腳城市。城市都想要外來移民,而且不想淪入和深圳一樣的命運,變成一個難以愈合的傷口,成為一個沒有人稱之為家的地方。
深圳,中國
十六歲的姜淑芳獨自從廣西省山上的村莊來到深圳,在一家電子廠找到工作,也在這里墜入了愛河。她的男友性格靦腆,比她大了六歲,輪班時間和她相同,但座位在另一張組裝臺上。他名叫驊長戰,來自更內陸的湖南省。在這片幾乎所有人都來自異鄉的工廠群里,大多數人都是還沒有孩子的年輕人,工作生活也經常孤獨又缺乏朋友,于是這對情侶到哪兒都如影隨形。兩年后,由于工廠倒閉,他們只好一同前往深圳的勞動機構與就業中心,找尋理想的工作機會:也就是月薪至少在一千八百元人民幣以上(兩百六十三美金)的工廠,而且有兩個以上的空缺。一般人也許會認為這兩個年輕人會找個地方同居,但盡管他們夢想著有一天能夠結婚并且共同建立家庭,同居卻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作者:[加]道格·桑德斯 譯者:陳信宏 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我們現在都在找房子,”姜淑芳一面看著中介的租房廣告,一面對我說,“可是我們寧可住在不同宿舍,而且是小宿舍,一個房間住四到六個工友,因為這樣便宜的多,也方便的多。我們如果住公寓,就絕對存不了錢。”
她說的沒錯:他們如果搬出上下鋪的宿舍而另覓住處同居,就會毀掉自己經由儲蓄而在城市里立足發展的機會,更不可能到其他城市買房子共同生活。他們雖然交往了很久,感情也極為穩定,兩人單獨共處一室的次數卻一只手就能數得過來。他們兩人都喜歡深圳的熱鬧生活與較高的工資,也希望能夠找到方法定居在這里,但他們已經發現自己幾乎不可能在這里真正扎根。除了房價高的無法負擔之外,這座城市的一些政策,也讓外來務工人員對在這里生養小孩備感艱難,不論你在這里工作了多久都一樣。理論上,這里雖然領先中國各地,并且最早廢除了嚴格的市民戶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