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賣股:“最受傷的開發商”斷臂求生
作為樓市調控下的風向標式開發商,綠城通過配股融資51億,又從懸崖邊上走了回來。但是,一場綠城控制權的新賭局又開始了。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馮葉
2012年6月8日下午,綠城中國在杭州召開股東大會,九龍倉將入股綠城,成為綠城第二大股東。圖為綠城中國董事局主席宋衛平。 (東方IC 梁臻/圖)
作為樓市調控下的風向標式開發商,綠城通過配股融資51億,又從懸崖邊上走了回來。
但是,一場綠城控制權的新賭局又開始了。
協議已經達成,綠城中國(03900.HK)將以5.2港元一股的低價向九龍倉配發24.6%的股份。
二十個小時后,疲憊的董事局主席宋衛平坐在了杭州玫瑰園酒店咖啡廳的老位置,剛剛開完漫長股東周年會的他需要休息一下。
這是2012年6月8日下午4點。窗外,是玫瑰園的游泳池和草坪,幾名老外在泳池邊曬太陽,一只孔雀在草坪上散步。經過10天的艱苦談判,宋衛平卸掉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他通過配股及可轉債,向九龍倉融得51億港元的資金,從而將凈資產負債率從148%降至100%以下,使得綠城這家樓市調控中因資金鏈緊繃而一直處于風口浪尖的“風向標企業”平穩著陸。
咖啡廳桌子上,擺著一包萬寶路香煙和加冰的可樂,這是相伴他多年的老行頭,對面有兩位來自上海的女記者在等著;咖啡廳外不遠處的酒店會議區,從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陸續來到這個度假酒店的近百名記者,正排成五隊,焦急地等待著進入會場,見證這位地產大亨親自宣布這個令人震驚的股份配售協議。
在體驗房地產業毀滅性的動蕩與焦躁后,這家賭徒式的公司又從懸崖邊上走了回來——但代價是股權被稀釋,交出兩個非執行董事席位,話語權被部分削弱。至此,選擇“斷臂自救”的宋衛平終于低頭承認,因為自身的偏執與激進,以及未能預測到宏觀調控的長度和深度,而將綠城帶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以前我認為速度不是問題,現在回過頭來看,是我們做得不夠穩健。有充分閱歷和管控經驗的九龍倉的加入,將導致綠城另一個穩健發展階段的開始。”對綠城危局反思已久的宋衛平對南方周末記者稱,綠城以后可能不再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公司,但它會變得更穩健,可以真正造出一些好房子。
“你再不簽,我就要死了”
宋衛平和九龍倉集團的牽手,在2012年5月底就初現端倪。當時九龍倉集團主席吳光正抱恙到杭州,連續兩天參觀綠城建造的農民安置房、商品房、學校、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