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萊的小說世界

誰是卡達萊?阿爾巴尼亞選擇反修路線時,正是卡達萊創作的成名期。1963年,他就出版了蜚聲歐洲的長篇小說《將軍的亡靈》。作為阿國親如兄弟的盟友,中國曾熱烈地介紹過他,只是我們的介紹側重于他的政治抒情詩。

責任編輯:劉小磊

阿爾巴尼亞,這個今天很多年輕人幾乎沒聽說過的國家,在我們小時候卻是“歐洲的一盞明燈”。它不大,只有兩百多萬人口,從地圖上看像是一只耳朵,但在當時中國人心目中,卻巍然聳立,響當當一條好漢,我們最親最親的兄弟。

但到了1970年代中期,那種親如兄弟的感覺卻不知不覺淡去了,直到有一天,兩個國家公然鬧翻。隨后,中國進入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突然精彩起來,有比《地下游擊隊》更好看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有比“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更好聽的“啊,朋友,再見”,更有“封閉的貧乏”不可比擬的“開放的豐饒”。我們有太多的向往,太多的憂慮,那個叫阿爾巴尼亞的國家還有消息嗎?不知道,沒注意!

卡達萊1936年生于阿爾巴尼亞南部的山城吉羅卡斯特,童年時代經歷了法西斯意大利和納粹德國的占領。二戰結束后,他先在地拉那大學歷史系讀書,后赴莫斯科留學。他18歲開始寫詩,27歲發表長詩《群山為何沉思》,接到總理霍查的電話,奠定了他在阿國首席詩人的地位。2005年獲得首屆英國布克國際文學獎。近來年,卡達萊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呼聲很高。

阿國出了個卡達萊

但無論是那時還是現在,中國讀者一直甚少讀到阿爾巴尼亞文學,后來再也看不見這個國家,似乎也順理成章了。

但突然,“阿爾巴尼亞出了個卡達萊”,消息不脛而走。出版界行動起來了,先是重慶出版社出版了《破碎的四月》(孫淑慧譯)、《亡軍的將領》(鄭恩波譯)、《夢幻宮殿》(高興譯),花城出版社又在2012年初一下子推出了卡達萊的《石頭城紀事》(李玉民譯)、《錯宴》(余中先譯)和《誰帶回了杜倫迪娜》(鄒琰譯)。

誰是卡達萊?其實中國讀者應該與他最早相遇。阿國選擇反修路線時,正是卡達萊創作的成名期。1963年,他就出版了蜚聲歐洲的長篇小說《將軍的亡靈》。作為阿國親如兄弟的盟友,中國曾熱烈地介紹過他,只是我們的介紹側重于他的政治抒情詩。也就是說,在卡達萊名聲如日中天時,作家的兩個身份——發掘民族歷史的小說家和詩人,只被漢語擇其一。

卡達萊出生于1936年,18歲出版詩集,27歲發表長詩《群山為何沉思》(1963),接到總理霍查的電話,也奠定了他在阿國首席詩人的地位。此后,又以同樣轟動的方式發表了長詩《山鷹在高高飛翔》(1966)、《六十年代》(1969),并成為勞動黨中央委員?!渡晋棥烽_首便寫:“秋天的夜晚來了,/共產黨員們向四處分散;/平原進入夢鄉,/躺在山腳下邊……”(鄭恩波譯)。中國讀者若在賀敬之、郭小川的延長線上閱讀卡達萊,應該大體不錯。

但卡達萊的小說卻是另一番模樣。他的小說,幾乎每一部都帶給人們一個奇異的世界,我們根本無法在柳青、楊沫、梁斌或《卓婭與舒拉》的延長線上閱讀,也無法報之以中國讀者慣常的東歐作家想象。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雖因創作而遭遇過內部調查,但看起來并沒有受到政治迫害,以致1991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