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填充我的時代,我拿什么填充我?劇作家薩拉·凱恩和她身后的戲劇
當英國劇作家薩拉·凱恩用鞋帶毅然決然地結束自己28歲生命的時候,她大概不會想到,13年后會有人以如此詩意的方式紀念她。在2012年5月的柏林戲劇節上,慕尼黑室內劇團導演約翰·西蒙斯把薩拉·凱恩的三出劇作《清洗》、《渴愛》、《4點48分精神崩潰》串聯在一起上演,整個演出長達四個半小時。
責任編輯: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周鑫 陳浩民
《渴愛》劇照。這出劇完全沒有情節,A、B、C、M四個角色,各自訴說自己的感情經歷和性經驗。 (慕尼黑室內劇團/圖)
當英國劇作家薩拉·凱恩用鞋帶毅然決然地結束自己28歲生命的時候,她大概不會想到,13年后會有人以如此詩意的方式紀念她。在2012年5月的柏林戲劇節上,慕尼黑室內劇團導演約翰·西蒙斯把薩拉·凱恩的三出劇作《清洗》、《渴愛》、《4點48分精神崩潰》串聯在一起上演,整個演出長達四個半小時。零星有觀眾退場,絕大多數觀眾筆直地坐到最后,把熱烈而篤定的掌聲獻給劇作家和她的詮釋者。
兩面性和兩面性
以傳統的戲劇眼光,薩拉·凱恩的劇作是難以理解的?!肚逑础返谋尘笆且患壹袪I式的精神病病房。病人中有一對男同性戀戀人、一位做過脫衣舞娘的女病人、一對感情篤深的姐弟和一個癮君子。他們的統治者是納粹風格的女醫生。沒有連貫的故事,只有支離破碎的情節,所有的情節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歸宿:以愛為出發點的表達往往變成戕害。肢體上的沖突觸目驚心,被截斷的手指、抹在衣服上的大便……
《渴愛》完全沒有情節,只有對白。A、B、C、M四個角色,各自訴說自己的感情經歷和性經驗,有時候前言不搭后語,有時候卻像和聲一樣彼此呼應。
《4點48分精神崩潰》甚至連明確的角色都沒有。凌晨4點48是人一天當中精神最脆弱、最易自殺的時候?!?點48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