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資金:沒有時間表的“透明”

旨在保護方舟子人身安全的“安保資金”運作一年半累計支出超過59萬。只有在美國黑水公司做過雇傭軍的精英才能拿到一年50萬的價碼。在遭到質詢近3個月后,兩筆公開募集、用于支持科技打假的資金仍未公開信息。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謝雪

羅永浩“突襲”方舟子質問安保 資金透明度,方全程沒有回答, 始終擺弄手機。 (南方周末資料圖)

旨在保護方舟子人身安全的“安保資金”運作一年半累計支出超過59萬。只有在美國黑水公司做過雇傭軍的精英才能拿到一年50萬的價碼。

遭到質詢近3個月后,兩筆公開募集、用于支持科技打假的資金仍未公開信息。

2012年3月22日,羅永浩前往公安、稅務、民政部門,舉報方舟子與律師彭劍涉嫌通過兩筆公益資金的募集實施欺詐,并涉嫌偷稅漏稅。方舟子反指羅永浩“通過誣告的方式,對我打擊報復”。

羅、方二人在新浪微博上總共擁有四百余萬粉絲,對于“科技打假資金”(下稱“打假資金”)與“科技打假人士人身安全保障資金”(下稱“安保資金”)的質詢自此成為焦點。

方舟子稱,因注冊基金門檻過高,故兩筆資金均以個人名義發起。募集以來,均只公示了收入,未明示支出。和5年前募集發起時一樣,方舟子再度承諾“打假資金”賬目將適時公開;但認為“安保資金”明細若公開,將泄露安保細節。

3個月過去了,稅務、公安機關的調查仍在進行,兩筆資金的信息仍被迷霧籠罩。

專家們承認,這種以個人名義發起的公益募捐行為處在法律監管的灰色地帶,但他們一致強調,透明應是募捐者的義務和道德底線。

“我為什么呼吁降低門檻?讓組織納入規范,就有規矩了。”原民政部司長、現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指出,調整民間公募管理的時機可能已到,“現在門檻很高,好像要嚴格管理,其實等于放任自流。最后只能退到道德要求上,這是特別尷尬的社會現狀。”

不是“基金”,是“資金”

2012年6月18日深夜,因為網上口水戰,網友“五岳散人”去方舟子家“論理”,沖突鬧到了派出所。

長年為方舟子代理法律事務的律師彭劍宣布,倘若公安不依法處理,將再次呼吁支持者為他發起的安保資金捐款。彭劍同時也是管理打假資金的事務秘書,而公安、稅務部門對這兩筆資金的調查尚無定論。

調查始于2012年3月22日。那天上午,羅永浩租來的大巴停在北京中關村的顯眼位置,等待記者們集合。自從2011年與西門子冰箱較上勁后,這位牛博網和老羅英語培訓的創始人從未遠離媒體視線。

對兩筆資金的質疑聲中,捐過款的羅永浩分貝最高。

“捐款是在(跟方舟子)吵架之后。我跟彭劍一直有私交,他提起老方打了個‘騙子醫生’肖傳國的假,醫生在當地想辦法告贏了方舟子。彭律師覺得老方太委屈,所以就發起給老方捐款。當然我是舉雙手贊成”,羅永浩把捐款鏈接貼到了自己的博客和牛博網首頁,還于2006年12月5日捐了1000元現金給彭劍,并要求匿名。

彭劍似乎忘了這番囑咐,“科技打假資金募集小組”網站公示了羅永浩的捐款。如今,方舟子拒絕了捐款人羅永浩的要求,不愿公開兩筆資金的支出細節,羅永浩決定搞一次直播下的舉報。

一天時間里,羅永浩在十余家媒體簇擁下跑了三個部門:海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朝陽區地稅局和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

眾目睽睽下,三個部門都不敢怠慢。公安獲悉消息后,提前一天就打來電話指導合適的舉報地點;地稅為了接待,主動放棄了午休時間。兩家單位都受理了舉報,承諾將調查。

民政的工作人員專門翻閱了相關法條,給出解釋,“我們只能從組織角度管理,如果社團、基金會或者非營利性事業單位活動違法,或者有人以這些名義活動,可以查,但以個人名義來搞這些活動,民政部門沒法追究。”

“從行為角度看,如果有欺騙手段,關聯部門就是公安;如果達不到(詐騙的定性標準),就是民事法律關系的調整范圍,捐款人自己可以追究責任,”他補充說,“他們看來很清楚相關條例的規定。”

按照方舟子的公開解釋,他沒有“鉆空子”的意圖:“我記得彭律師也想過要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