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圖】教堂里的音樂節——伊斯坦布爾國際音樂節側記
禁衛軍庭院里的圣伊蓮娜教堂是建于拜占庭時期的紅磚建筑,曾經是當地的主教座堂。如今,只有在伊斯坦布爾國際音樂節的時間,圣伊蓮娜教堂才對外開放,音樂節的重頭戲都在空間寬敞的教堂內進行。
責任編輯: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陳浩民
伊斯坦布爾國際音樂節的一大特色,是在有著1500年歷史的圣伊蓮娜教堂進行,除音樂節期間教堂不對外開放。 (劉雪楓/圖)
教堂此時對外開放
托普卡皇宮,又被稱為伊斯坦布爾老皇宮,禁衛軍庭院里的圣伊蓮娜教堂是建于拜占庭時期的紅磚建筑,曾經是當地的主教座堂。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時,將教堂用作倉庫和軍械庫,才得以完好保留至今,高大的穹頂內壁還留有巨大的十字架。
如今,只有在伊斯坦布爾國際音樂節的時間,圣伊蓮娜教堂才對外開放,音樂節的重頭戲都在空間寬敞的教堂內進行。
“我們仍然隨著悠揚的音樂起舞……”帕慕克在《伊斯坦布爾》一書中這樣寫道,他在書中還寫到他少年時居住的公寓樓每層樓至少有一架鋼琴。正因為伊斯坦布爾不僅有橫跨歐亞的大橋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不僅有豐富的歷史,它還是一座音樂的城市,這里的國際音樂節舉辦至今已經是第40個年頭了。
伊斯坦布爾國際音樂節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國際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