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房子,移動成不?房子逃出拆遷線 逃不出被拆命運
誰都知道,房子離不開土地。按照法律,房子是你的,腳下的土地屬于國家。政府應該努力確保公共利益與公民合法財產權利的平衡,至少,以平移代替拆遷,聽起來是不錯的主意。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謝雪
地都是公家的,能走到哪去? (向春/圖)
誰都知道,房子離不開土地。按照法律,房子是你的,腳下的土地屬于國家。政府應該努力確保公共利益與公民合法財產權利的平衡,至少,以平移代替拆遷,聽起來是不錯的主意。
講一個劍走偏鋒的抗拆故事。沒有釘子戶,也沒有自焚。
2011年夏天,拆遷來臨,48歲的天津企業家王志環,將兩棟房子毫發無損地移到了拆遷范圍之外。
想法很天真:政府要地建設綠化帶,房子搬走不就行了嗎?房子走了十多米,連一塊玻璃都沒碎。
他忽略了一個問題:房子搬走后,能放到哪里呢?果然,這兩棟移走的房子遲遲拿不到許可證,成了“違章建筑”。
2012年初,挖掘機開到現場,兩棟花費480萬巨資平移、已不在拆遷范圍的建筑,被夷為平地。
2012年6月16日,王志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難以理解當地政府的邏輯:拆了再建可以,移走咋就不行?
有本事,能把房子推走?
王志環自豪于自己的創意,堅信可以趟出一條節能環保拆遷的新路。
20年前,王志環在天津市北辰區雙街鎮落戶辦廠。這位民營企業主一直醉心于環保節能技術的研發,生產的一種鍋爐配件,能將鍋爐排放的尾氣脫硫98%。
2010年底,他的津華暖通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下稱津華暖通)廠區門口的公路,突然要從9米拓寬至60米,兩側還要規劃綠化帶,原本遠離公路的鋼結構車間和一棟辦公樓,有約三分之一的部分超出了規劃紅線。
王志環仔細研究了下:他的兩棟房子其實不太礙事,道路雙向8車道都已經修好了,就是稍微占了點綠化帶面積,拆掉這兩棟建成才十多年的房子,不過是讓綠化帶上再多栽兩排樹。政府說,還是得拆,否則綠化帶不好看。
雙方你來我往,各種協調,折騰了一個月。2011年6月10日,在領導要求王志環“講黨性原則”、“做出點犧牲”后,王志環與北辰區雙街鎮政府簽訂了協議,同意拆遷。
政府不同意重新劃地,但表示,可以在廠區內重建辦公樓和車間,并可按“原有面積&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