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物流業的“成本危機”鏈
一輛車每年的各項費用加在一起約為17萬元,每月約分攤1.4萬元,每月油費加路橋費約1.4萬元,2000元左右的工人工資,這些數字加起來剛好是3萬元?!?萬元是保本線”。在這條保本線的背后,疲于奔命的貨車司機們也快到了爆發邊緣。
在物流業復雜而漫長的產業鏈中,中國中小運輸企業正掙扎在虧損邊緣:多頭分割的管理、昂貴的稅費、運能的膨脹,使得許多本土企業只能靠壓低司機工資、超載、套牌等手段來“節約成本”,而這種不得已的短期行為,正嚴重地損害著物流業未來的健康。
面對著掌控全球市場和高額盈利模式的跨國物流巨頭,“先天不足”的本土物流企業需要尋找成本之外的優勢
貨車司機的一天
每天凌晨三四點鐘,深圳還在沉睡,深圳東部鹽田港口附近的街燈燈光就已被飛揚的塵土吞噬,一個個奔突的“龐然大物”
面對著掌控全球市場和高額盈利模式的跨國物流巨頭,“先天不足”的本土物流企業需要尋找成本之外的優勢
貨車司機的一天
每天凌晨三四點鐘,深圳還在沉睡,深圳東部鹽田港口附近的街燈燈光就已被飛揚的塵土吞噬,一個個奔突的“龐然大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