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誕生記
6月21日,一個名為三沙市的地級市宣告成立。在一些南海問題專家看來,三沙市的誕生,跟最近的南海爭端并無直接關聯,是中央醞釀已久的行政管理安排和中國長期戰略考量的結果。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國設三沙市管轄南海三群島。(東方IC 新視覺/圖)
最早提議建市的時候,不叫“三沙”。“叫永興,后來發現湖南有這么一個縣,就改成了瓊沙,最后又改成了三沙。”
有學者指出,三沙市會參照內地地級市的建制,“一定會成立公檢法和人大。”
在不斷升級的南海爭端中,中國政府有了新的動作。
2012年6月21日,一個名為三沙市的地級市宣告成立,管轄面積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囊括西南中沙三大群島及周邊海域。同時,運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西南中沙工委、辦事處也退出歷史。
在一些南海問題專家看來,三沙市的誕生,跟最近的南海爭端并無直接關聯,是中央醞釀已久的行政管理安排和中國長期戰略考量的結果。
三沙設市緣起上世紀90年代
輿論把三沙建市計劃的第一次曝光定格在2007年,但鮮為人知的是,三沙建市的設想,緣起于上世紀90年代初。
作為西南中沙工委的第八屆書記,徐天仁參與了當時的建言。從1992年到1996年期間,徐天仁曾數次到國務院和外交部匯報建立三沙市的設想。
西南中沙工委成立于1959年,是縣級編制的處級單位,初衷是負責行使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及其邊臨海域的主權與管轄權。工委跟辦事處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工委是省委的派出機構,辦事處是省政府派出機構,行政中心設在西沙的永興島。
徐天仁最早提議建市的時候,不叫“三沙”。“叫永興,后來發現湖南有這么一個縣,就改成了瓊沙,最后又改成了三沙。”徐天仁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當時國家派了聯合組到海南考察,其中包括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司長。”
1992年,徐天仁去北京跟中央領導匯報,提出根據國際法規定,一個國家要有效管理宣示主權,首先得有行政管轄權,有固定居民,有經濟活動和開發,如果長期不設行政機構,就沒有執法權。“當時外交部一位領導跟我說,緩一緩再說。”
1992年,徐天仁一行在南海轉了13天,投了十個主權碑,看到人家海上油田開發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