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地潮虛火
2012年6月,土地市場風頭強勁,地產商對土地重新燃起熱情,地王再度頻頻現身,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地方政府修改土地政策、推出優質低價土地的助力。而在現行調控政策沒有重大變化的情形下,土地市場的全面回暖仍遙不可期。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洋
2012年6月18日,在廣州市舉行的土地拍賣會上,持18號牌的恒大地產以13.22億最終摘得廣州市珠江新城D4-B2地塊,折合樓面價32967元/平方米,溢價8.2億,成為廣州新地王。 (東方IC 盧漢欣/圖)
地產商對土地重新燃起熱情,地王再度頻頻現身,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地方政府修改土地政策、推出優質低價土地的助力。而在現行調控政策沒有重大變化的情形下,土地市場的全面回暖仍遙不可期。
2012年6月,土地市場風頭強勁,甚至蓋過了普通百姓更關心的房市。
有那么幾單標志性事件特別吸引眼球。先是6月6日,上海郊區的一塊地拍出了底價的4倍;十二天后,恒大搶到了廣州市中心的一塊商業用地,3.3萬元的樓面單價,當之無愧地成了廣州的新地王;西南邊陲也不甘寂寞,龍湖、保利、藍光等知名房企紛紛在此出手拿地;北京郊區門頭溝也出了一塊區域地王。
風向標的轉換,似乎就在一夜之間。5月份,中原集團研究部監測的13個重點城市的土地成交量,還是三年來的最低點;前5個月的數字,也只有去年同一時期的三分之二。但6月才過去一半,成交地塊數就已經是5月份的一倍了。
新房市場的成交量已經連續攀升了三個月,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樓市微調政策也在前仆后繼。在這樣的底色之上,任何一單土地轉熱的信號,無疑是又往“樓市走向”這臺天平上增加了一塊“回暖”的砝碼。
但在躊躇良久之后,住建部等多部委近日又公開表態,地產調控不動搖否認放松,這一切都預示著樓市正艱難又令人迷惑地走向一個十字路口。
縮水的地王
6月份誕生的這些新地王們,風光遠不及當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