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遠見】該不該起訴和禁止“惡意”作空者

被香櫞做空,也沒有什么可怕的,被做空者可向俞敏洪取經。資本市場的博弈,斗的是規則,是法律,是實力,是信息。如果香櫞造謠傳謠,那就起訴它。雖然做空機制是市場所必需的,但并不等于做空者可以免于道德與法律上的追究。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賀風玲 忻隆

日前著名做空機構香櫞(Citron)受到媒體廣泛關注。踩著別人的尸體大快朵頤的生活看起來逍遙,但似乎不道德。像香櫞這樣的“禿鷲”是如何煉成的?

不錯,喜愛繁榮、厭惡蕭條乃是人之本性。在股市中尤其如此。做多和做空盡管都可以掙錢,但一個是從公司經營成功的好事中獲益,一個是從公司經營失敗的壞事中獲利,給人感受大不一樣。說到百發百中的股神巴菲特,所有人都帶著敬意;但說到香櫞之類的成功做空者,咬牙切齒者不乏其人,被唱空的公司自不必說,大眾乃至監管機構亦容易覺得做空者損人肥己,“沒有道德”。

其實,“損人利己”的做空者并不好當,風險要比做多要大。做空某只股票,是判斷股價會下跌。謀利要先從市場上借入股票然后賣出。待股票下跌,再從市場上買入同樣數目的股票歸還。比如股票當前市值10美元每股,某做空者看跌該股票,從市場借入1000股,賣掉股份后拿到10000美元。該股票若下跌到5美元每股,則做空者只需要花5000美元從市場買回1000股還給借出人,如此做空者可賺5000美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