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揭秘】我們這里有兩個“嫦娥”——中國空軍女飛行員群體揭秘
這個中國空軍女飛行員群體,走出了兩位女宇航員劉洋、王亞平,盡管中國女飛行員所占比例很小,她們已經開始承擔越來越重要的作戰任務,有的已經成為空軍各個戰線的指揮官或航天部門的優秀軍官。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劉璐
譚紅梅在起飛前檢查飛機(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圖)
這個中國空軍女飛行員群體,走出了兩位女宇航員劉洋、王亞平,盡管中國女飛行員所占比例很小,她們已經開始承擔越來越重要的作戰任務,有的已經成為空軍各個戰線的指揮官或航天部門的優秀軍官,如果中國被卷入戰爭,這些女飛行員將會和男飛行員一樣,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沒錯,正是那張笑臉。”
2012年6月29日11時,內蒙古阿木古郎草原的千里之外,廣空航空兵武漢某團的官兵們屏息凝神注視著閃動的電視屏。劉洋微笑著出了返回艙,會議室里響起了一陣陣掌聲。
那一刻,一如在航空兵團的日子,劉洋每次飛行歸來,都會挨個宿舍敲門,探進腦袋微笑著說,“我回來了”。
在劉洋返回地球的同時,該團某大隊教導員吳達發迅速群發了一條祝賀短信息,收件人也包括劉洋和她的愛人張華。吳達發新申請了一個手機號碼,末尾七位是“6161837”,6月16日18時37分,正是劉洋乘神九飛天的準確時間。而團政委梁碚嘉則琢磨著,何時請劉洋回“家”看看?
中國大部分女飛行員都分配在該航空兵團,這是一片屬于女人的天空。
2012年春天,是中國空軍第一批女飛行員首飛60周年,女飛行員日益融入了解放軍整體的作戰計劃。
營養搭配講究的食堂 (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圖)
飛行的生活以秒為單位
2012年6月29日10時03分,一團淡紅色的塵埃迸裂沸騰,通體青褐色的返回艙側臥在草原上。細心的觀眾發現,在宇航員臨出艙之前,工作人員遞進去一個手指大小的物品,是營養液,還是……潤唇膏?
在外界看來,女飛行員的職業絢麗多彩。而大隊長李凌超眼里,這是一種程序化的生活。
7月2日凌晨4點半,李凌超起床后,稍作運動。5點半,到空勤灶就餐。李凌超們通常不會化妝,臨飛前,還是要使用一點無色唇膏。因為要在高空活動,還要飛越不同氣候環境的地區,嘴唇容易干裂。在登上通往外場的大巴之前,飛行員和機組成員們會校對手表,進場。
飛行的生活以秒為單位。
11點半,李凌超的機組準時返航,她略顯疲憊。趕緊回到宿舍,給家人報個平安,部隊規定不能將手機等通訊工具帶入外場。
直到傍晚時分,李凌超才擠出一點時間回家,她的父母正帶著孩子宣宣看新聞聯播,愛人張紅崗則在外執行飛行任務。進門后,她輕輕拍了一下孩子的肩膀。
“上帝給你安排了做飛行員的父母,就要求你比別的孩子更強大。”李凌超經常這樣告訴孩子,也是在寬慰自己的內疚之情。李凌超說,孩子5歲的時候,就開始一個人接受“托管服務”乘坐民航的飛機。自從阿姨劉洋飛入太空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