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揚文集出版 關鍵詞:改革、憲法、法治改革有章可循,底線就是憲法
“一個案子都必須慎之又慎,何況一項可能涉及千萬人的改革?坦率地講,做每一件事,都應當想到會有什么樣的結果,把它都估計到了,才去做。只要下決心,哪怕艱難險阻,冒著風險也應當想方設法去排除?!?/blockquote>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謝雪
2008年3月7日,全國“兩會”,時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來到廣東代表團聽取意見建議,肖揚是廣東河源人,聽到家鄉人說的蹩腳普通話,肖揚開心地大笑起來。 (王輝/圖)
編者按:根據黨對推動司法改革的要求,1999年、2004年、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分別發布實施了“一五改革綱要”、“二五改革綱要”、“三五改革綱要”。肖揚1998年至2008年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達十年之久,此前他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司法部部長。最近,他的文集將出版,文稿均曾公開發表過,是“最沒有爭議,最有把握,被認可了的思想”。
“一個案子都必須慎之又慎,何況一項可能涉及千萬人的改革?坦率地講,做每一件事,都應當想到會有什么樣的結果,把它都估計到了,才去做。只要下決心,哪怕艱難險阻,冒著風險也應當想方設法去排除。”繼2009年出版反貪報告三年之后,退休四年的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再次以出書的方式重回公眾視野。
將于下周面世的《肖揚法治文集》收錄了肖在任最高法院院長、司法部部長、最高檢副檢察長和廣東省檢察院檢察長期間在黨報黨刊公開發表的理論文章,全書40萬字,跨度26年。這些文稿均出自肖揚本人之手,而非秘書代筆,這也正是他被人贊賞的個人風格的一部分。
據了解,這本文集從整理、編輯到最后定稿歷時一年半。由于文章時空跨度較大,法律出版社特別邀請肖揚在各章增加“卷首語”,部分重點文章增加“補記”。出版社認為,這兩塊內容也是肖揚在整理出版這些歷史文章時,對一些重要問題重新思考的心得,也因此為這本舊作賦予了一些新意,成為看點。
舊作的歷史價值
為什么僅僅選擇公開發表過的文稿出版?
肖揚身邊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原因之一是這一部分“最沒有爭議,最有把握,是被認可了的思想”。
這本書實際上是對肖揚自1983年正式進入政法界直至其離任,26年個人法學思想的一次完整總結和公開展示。
跟隨肖揚多年的現任秘書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本文集可以說全面清晰地展現了肖揚的法治觀,這個法治觀一言以蔽之就是,落實憲法原則,依法獨立審判,使司法真正能夠確保社會的公平與正義。肖揚在最高人民法院期間歷任的五位秘書均參與了文集的整理編輯工作,其中包括現任重慶高院院長錢鋒。
盡管以一種并不討巧、易被人忽視的“官樣”文章出現,該書編輯聶穎認為,書中內容從側面客觀反映了肖揚所親歷的重大司法事件的歷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