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七間房小傳
天高地遠,世界之大,屬于你的領地,只有那么??;都市繁華,人生百態,屬于你的世界,只有那么簡單蒼白。家對于人,因而有著特殊的情味,它雖然只是生命一個階段的驛站,卻伴隨著人生的全程記憶。
責任編輯:朱又可
鼠有鼠洞,鳥有鳥巢,人活一世,總得有個住所。小時候住的是父母的房子,那是自己的家;長大成人參加工作,尤其是結婚以后,自己“成家”了,住過的房子,不管多簡陋平常,都會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那是你一段生活的容器,承載著你的喜怒哀樂,悲辛快慰。天高地遠,世界之大,屬于你的領地,只有那么??;都市繁華,人生百態,屬于你的世界,只有那么簡單蒼白。家對于人,因而有著特殊的情味,它雖然只是生命一個階段的驛站,卻伴隨著人生的全程記憶。
回過頭來想一想,算下來有過七處住所,搬過七次“家”。我估計在大多數同齡人中算正常的,可能偏少一些。
第一次有“家”是26歲,1972年分配到喀什,住的是我媳婦供職的公安處的房子。一間房,磚地,只有一扇窗戶,卻有兩扇門,估計過去是間辦公室,空間很高。舊房子,空蕩蕩的一間,什么家具都沒有,鍋碗瓢盆擺了一地,真是間破房子!
初來乍到,人地生疏,給你一間房子住就算有個窩了,有什么辦法!一年四季得到院子里提水,冬天窗戶上打個洞,煙筒伸出去,生爐子取暖做飯,上廁所要到院里的公用廁所。那時候大家生活條件都不行,公安處長也不過住了三間房。那時年輕,破房爛舍也不覺得丟人,稀里糊涂就過了三年。這第一站是夠慘的。
那時候馬文家倒是條件不賴,離喀什九公里,疏勒縣,老爺子那時是南疆軍區第二政委,少將軍銜,住的兩家一幢的平房,四間住房,廚房,衛生間浴室,大概一百四十平米,客廳和臥室是地板。這在當時已經是整個南疆最好的房子了,比地委書記的要好。
那住房和我住的就是天地之差了,可當時覺得理所應當,老爺子是紅軍嘛,我們大學剛畢業,算什么。
到了1975年左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