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季圖書觀察·思想篇】反傳統的背后……

人人皆知“五四”這一代知識分子開風氣之先,且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經世精神,但細細想來,這一代知識人“行重于思”,往往保種保國心切,大多在思想學術上未能有太多精彩的發揮。

責任編輯:劉小磊

《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王汎森著,王曉冰譯,北京三聯2012年5月,45元

《為何知識分子不熱衷自由主義》,雷蒙·布東著,周暉譯,田晶校,北京三聯2012年3月,24元

《潘雨廷先生談話錄》,張文江記述,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60元

《沉疴遍地》,[美]托尼·朱特著,杜先菊譯,新星出版社2012年3月,25元

《走進生命的學問》,周保松著,北京三聯2012年4月,29元

人人皆知“五四”這一代知識分子開風氣之先,且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經世精神,但細細想來,這一代知識人“行重于思”,往往保種保國心切,大多在思想學術上未能有太多精彩的發揮。出生于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何炳棣,在西南聯大期間就自視極高,大有舍我其誰的氣勢,追問這番自信來源何處,除開個人的個性氣質之外,他的五四前輩們大多忙于救國、疏于治學,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這種“弒父”心理并不奇怪,早年服膺于救國救民的殷海光,去臺之后大變,開始批評“五四”前輩們的思想學術膚淺。當時林毓生初出國門,與殷海光隔海問學,信中對“五四一代”的代表人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