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中學的哲學教育
在法國,哲學是高中生的必修課和會考的第一門科目,但法國中學哲學教育的目的并非為了造就哲學家,也不是為了讓法國人掌握哲學,而是為了培養公民。學習哲學也是公民的權利。
責任編輯:劉小磊
在法國,普通高中和技術高中的所有學生,只有通過哲學會考,才能畢業并有資格進入大學。 (崇明/圖)
在法國,哲學是高中生的必修課和會考的第一門科目,但法國中學哲學教育的目的并非為了造就哲學家,也不是為了讓法國人掌握哲學,而是為了培養公民
法國年輕人的成年禮
很多年前,在一堂法語作文課上,聽外教談起她在巴黎高師預備班上的哲學作文訓練。她列舉的幾道作文題中,我還記得一道。這道題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它只有兩個法語詞“Moi, je……”這兩個字的意思都是“我”,后者是主語,前者是強調后者的同位語。“我,我……”,我當時心里直嘀咕,要求剛剛中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用四個小時對“我”做一番哲學發揮,大概只有這個產生過“我思故我在”的哲學思想的民族才能想得出來。
這種哲學訓練,針對的并非僅僅是能夠進入高師預備班的中學畢業生精英。2011年前,它是所有普通高中(分為人文科、經濟社會課與科學科)和技術高中(以協助學生升學為目的,不同于職業高中,后者以就業為目的)的高三學生必修課,而從2011年開始,法國教育部規定從高中一年級就開始哲學教育。并且,哲學是中學畢業會考的第一門科目,普通高中和技術高中的所有學生,只有通過這一會考,才能畢業并有資格進入大學。用一個法國記者半開玩笑的話來說,哲學會考似乎成了法國年輕人的成年禮。
把哲學作為高中生的必修課和會考科目,這是法國中學教育的獨特之處。歐洲另外兩個偉大的哲學民族——英國和德國,并未如此推崇中學哲學教育。在德國,哲學課只是中學生的選修課;在英國,哲學課則更多的是比較宗教課或邏輯課。在歐洲,除了法國之外,只有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把哲學列為高中生的必修課。在這幾個國家中,意大利主要是在“思想史”課程中教授哲學史的某些內容;西班牙的哲學課分為兩年進行,第一年是公民教育,第二年是哲學史。
法國則按照哲學概念和主題來組織哲學課,訓練學生對關乎人生、社會、政治的一些根本問題,進行初步的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