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漫畫不應該是好笑的——訪美國漫畫家喬爾·佩特
美國漫畫家佩特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得過四次全球媒體漫畫獎和一次普利策漫畫獎。很多時候,佩特的創作出于“憤怒”。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他說,社論漫畫不應該是好笑的,而應該“讓讀者在觀看漫畫時感到一種沖擊”。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陳浩民 謝姍蓉
佩特漫畫??蓱z兮兮的“嚴肅新聞”在水里游泳,身后跟了一條美目盼兮的“娛樂”,張著大嘴要吞掉“嚴肅新聞”。再后面,是畫滿了美元符號“$”的大鯊魚。 (喬爾·佩特/圖)
漫畫家喬爾·佩特腦袋锃亮,給他拍照,他會要求攝影師“PS點頭發”。
2012年6月,佩特來到中國,在上海、廣州、西安等城市,巡回調侃奧巴馬和美國政府——這是美國國務院特邀專家巡講計劃的一部分。
佩特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得過四次全球媒體漫畫獎和一次普利策漫畫獎,現在他身兼《列克星頓先驅導報》的漫畫作者等工作,每天忙于睡覺、開會、畫畫,以及“把非洲一些國家的漫畫家化裝成妓女運出國去”。
很多時候,佩特的創作出于“憤怒”。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他說,社論漫畫不應該是好笑的,而應該“讓讀者在觀看漫畫時感到一種沖擊”。
“有更大的權限去取笑別人”
佩特沒受過正經繪畫訓練,他說他在印第安納大學法語系主修的是“酒精專業”、“抽大麻專業”和“泡妞專業”——“泡妞和泡上了妞是兩個概念。”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強調。
說到這兒,他扔起一個礦泉水瓶,伸手繞過大腿接?。?ldquo;這是我在大學學會的惟一技能,可以輕松接住一支啤酒,不帶灑的。”
大學沒畢業,佩特揣著這項“絕技”環游世界。“那時候我和我的朋友們想:生命對我們而言是瘋狂的。你工作一輩子,幸運的話,可以在死之前退休,還有機會到處走走,但那時你已經很老了。”他花了十年四處游歷,以免掉入“red race”中——那種“跑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