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N稱希格斯玻色子觸手可及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北京時間7月4日下午3時在日內瓦舉行發布會,披露了尋找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最新進展,確認發現一種特征類似的新粒子。如果能夠證實“上帝粒子”的存在,將有助于解釋物質為何有質量。
北京時間7月4日下午3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其位于瑞士日內瓦的總部舉行發布會,披露了尋找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最新進展,確認發現一種特征類似的新粒子。如果能夠證實“上帝粒子”的存在,將有助于解釋物質為何有質量。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學基本粒子“標準模型”理論中最后一種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按照創建標準模型理論的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的理論,該粒子自旋為零,其他粒子在它的作用下產生質量,為宇宙形成奠定基礎,因此也被稱為“上帝粒子”。1964年,包括希格斯在內的6位物理學家共同提出這一理論,此后科學界一直致力于證明這一粒子的存在。
據CERN的消息,該研究中心的Atlas(超環面儀器)實驗和CMS(緊湊繆子線圈)實驗都發現了新粒子。CMS實驗組的發言人喬·因坎德拉(Joe Incandela)說,雖然是初步的結果,但數據很有說服力,新粒子是迄今發現最重的玻色子。喬表示,該玻色子質量在125.3±0.6Gev(十億電子伏特),置信區間為5個標準差(即有99.99994%的可信度表明該粒子存在)。
Atlas實驗組的發言人法比奧拉·吉亞諾蒂(Fabiola Gianotti)則表示,他們同樣在125至126Gev之間觀測到了新玻色子。但她表示,這只能證明Atlas觀測到了新的粒子,究竟是不是希格斯玻色子還有待確認。
在發布會之后,CERN的首頁以一句“希格斯粒子觸手可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即將改變”來總結這次的成果,希格斯在現場像孩子一樣興奮,說很高興可以活著看到這一天。
對于這個讓科學家們興奮異常的成果,眾多圍觀網友都有一個感想:好像很牛的樣子!但是看不懂……果殼網微博表示,CERN觀測到一個怎么看怎么像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類似于說:“有個東西,看起來像大象,聽起來像大象,摸起來也像大象,但我就是不知道它是不是大象。”
據中新社報道,分別參與CMS和Atlas實驗的兩位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都表示,雖然新粒子很可能是“上帝粒子”,但科學的嚴謹性將讓結果確認至少需要1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同時也不能完全排除觀測到的新粒子是一種其他粒子的可能性。
另據新華網此前報道,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2日宣布,該實驗室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的數據“強烈表明”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2011年12月13日,探測器中顯示的粒子對撞后形成新粒子的運動軌跡圖片,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布。
2011年12月13日,探測器中顯示的粒子對撞后形成新粒子的運動軌跡圖片,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布。
2011年12月13日,探測器中顯示的粒子對撞后形成新粒子的運動軌跡圖片,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布。
2008年4月7日,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訪問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時的資料照片。
網絡編輯:劉之耘 圖片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