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之癥
說到底,人民幣升值和中國通貨膨脹的根源實際上是中國生產力的提高。而且,生產效率提高幅度(約等于)=升值幅度+通貨膨脹率。
當前是食品價格上漲等短期因素推動的物價水平上漲,還是由于貨幣供應量過大導致的通貨膨脹?貨幣供應量又是緣何放大?出口競爭力與之有什么關系?要抑制目前的物價上升,有怎樣的政策手段可以使用?
物價水平上升究竟是因為豬少了、糧食貴了,還是人民幣太多了,各方仍在探討。
通脹,來了
7月份,居民消費品的物價上漲幅度創10年新高。
本周一,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火熱出爐。根據統計,7月份食品、衣服、家庭設備用品、醫療、交通、通信、教育、娛樂等一籃子居民消費品的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5.6%,大大高于6月份的4.4%,創10年來新高。
這已經是今年第4個月CPI超過央行年初預定的3%的通貨膨脹警戒線。
如果央行繼續以往溫和的貨幣調控力度,那么今年我們將很可能迎來10年來最高的年通貨膨脹率,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