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茶座】“排排坐吃果果”式車改并非良方
公車改革難,關鍵是特權觀念在作怪。領導把坐什么車看成身份地位的象征,像封建朝代官員的轎子,不坐就顯不出威儀;普通公務人員把車補當成福利待遇,你有我有大家都要有。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公車消費最受詬病。據一些省市公開的“三公”費用支出賬單,公車費用占大頭,有些部門甚至占60%以上。公車改革成為最難治的頑疾。
有人知難而退,也有人知難而進。近日有媒體報道,廣東有個70萬人口、年財政收入不過13.4億元的農業縣,力推公車改革:取消個人公務用車,縣領導也不再配專車,鼓勵干部個人購車;2859名公務員改領車補,正處級領導每月補貼26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