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學歷史真有那么重要嗎
在歐美大學中,歷史至今仍是基礎中的基礎。法學院研究生更常過半以上本科讀的是歷史。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為何歷史如此重要,重要到這仍是西方大學學科之基石?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賀風玲
越是急功近利,越可能重蹈覆轍,這正是歷史告訴我們最基本的功課
聽說現在讀歷史專業的人少了。有女孩報考歷史系,即被某教授指為“一個文科傻妞就此誕生”,“因為文史哲是文不聰的淵藪”。而據《文匯報》近日報道,浦東新區教育局副局長王浩,曾參與華東師大上海紐約大學的籌建工作,當時我方希望開設金融、法學等熱門專業,美方卻堅持要開設歷史、哲學等學科,紐約大學是為華爾街服務的,他們認為本科生不學歷史、哲學就不可能成才。
或許在一些國人眼里,歷史無非是背誦人事地物時。在網絡隨手可查的現代社會,這顯已過時。然而在歐美大學中,歷史至今仍是基礎中的基礎。法學院研究生更常過半以上本科讀的是歷史。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為何歷史如此重要,重要到這仍是西方大學學科之基石?
讓我用一個迂回的例子來說明。
年近八十的作曲家郭爾(Alexander Goehr,1932-),是英國二次戰后樂壇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見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