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拜偶像的心靈危機
拜偶像折射的是一個社會理性的缺失,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在政治生活中,當人們對自己感到無力和無助時,他們就幻想非理性的奇跡。然而,這恰恰又會使他們陷入更深的無助與非理性期待之中。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賀風玲
神仙道長、命理風水人士為何有如此大的影響
不久前,一張中學生校園內拜高考狀元的照片引發很多人關注。這讓人想起曾有一位領導到城隍廟內拜海瑞,拜求“保佑建設系統沒有腐敗分子”。如今,中國各地的廟宇、道場香火鼎盛,許多人未必是真正的佛道信眾,但卻逢廟必拜,拜的都是偶像。
拜偶像是許多人在遭遇心靈危機時饑不擇食的舉動。神佛仙道或別的人物,成為在冥冥中左右他們命運或生活質量的神秘力量。拜偶像與真正的宗教信仰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后者反對拜偶像。
拜偶像是一種圖騰、薩滿式的實用主義崇拜,而宗教卻要把人引向一個至高、至善、至真、至美的靈魂境界。因此,像基督教從一開始就禁止偶像崇拜,對于信仰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