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魚類精子庫,僅存全國1%魚種

擱置了近20年的魚類“諾亞方舟”在2000年再度啟建,然而為時已晚,為魚尋種、留種遠遠趕不上魚類消亡速度,一群孤獨的研究者在與時間賽跑,但這場比賽沒有勝利者。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朱紅軍 實習生 姚小云 沈巧紅 周瓊媛

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工作人員正在從捕撈到的刀魚取精。 (葛家春/供圖)

擱置了近20年的魚類“諾亞方舟”在2000年再度啟建,然而為時已晚,為魚尋種、留種遠遠趕不上魚類消亡速度,一群孤獨的研究者在與時間賽跑,但這場比賽沒有勝利者。

在實驗室的一角,三只液氮罐狀似油漆桶,很難將之與魚蝦蟹蚌的“諾亞方舟”這個代表著生命崇高意義的名詞聯系起來。

葛家春擰開液氮罐的蓋子,白霧騰起。他拎起一根掛在罐口的鐵絲,牽出一串正方形的不銹鋼盒。盒子的外面標注著:“暗紋東方鲀F.Obscurus”。

這是河豚的學名和拉丁名,它們的精子被裝在容積1.8毫升、大拇指長的塑料管里,再整齊地置于盒內6×6的小格間中。在零下196℃的超低溫狀態,每毫升數以億計的精子代謝完全停止,生命以靜止的形式得以保存。在必要時刻,它們將被研究人員取出、激活、繁衍后代。

這是位于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的水生動物精子庫,葛家春是項目負責人,精子庫建于2006年,目前存有刀魚、大閘蟹等19種水生動物的精子。全國約有6家水產研究單位存有精子庫,每個精子庫保存的種類從十幾種到三十多種不等,不到我國淡水和海水魚類的百分之一,這些魚類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銳減。

留不住的魚種

除了南京,另5艘魚類“諾亞方舟”位于青島、武漢、上海、廣州,分別負責搜尋黃渤海區、長江、東海區、珠江的魚種。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應該是唯一一家省級魚類精子庫。

與孕育生命希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研究者們遇到更多的是死亡。

“當時已經覺察到長江鰣魚很少,但沒有想到二十多年就沒有了,太快了。”73歲的傅朝君至今仍非常后悔,1980年代中期,傅朝君在長江水產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江所)工作,是我國魚類精子超低溫保存研究的第一代專家,但他當時并沒有及時保存長江鰣魚的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