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20120712】西方有貴族,中國有君子
中國有一個源遠流長的君子傳統,在短暫的中斷后,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君子傳統又開始復蘇。這些新興君子包括關心公共事務的企業家、社會活動 人士等。正是這個群體創造和維持了市場秩序、社會之自我治理與民間文化的空前繁榮。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賀風玲 忻隆
《南方都市報》 2012年7月5日 秋風
(原文摘編)近年來,貴族精神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初步富裕起來的人士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貴族風度,不惜重金送其到外國接受貴族式教育。其實,中國一直存在貴族及具有貴族精神的人,那就是君子。
君子的形態又可以劃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周代,君子是等級制意義上的,與歐洲的貴族相當。周代與歐洲10到15世紀之間的治理模式是相同的,即封建。分散的、大大小小的共同體的首領是貴族,也即君子。周代君子與歐洲貴族都是武士,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