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追問】大決裂:“雷士現象”為何層出不窮
2012年7月17日,雷士、賽富亞洲和施耐德的三方閉門會議仍在繼續,這一次他們約定好對媒體保持緘默。然而重慶、萬州及廣東惠州的雷士工廠,從7月12日開始的罷工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他們在觀察對前董事長兼CEO吳長江的聲援能否最終奏效。
責任編輯:張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樊美玲
2012年7月17日,雷士、賽富亞洲和施耐德的三方閉門會議仍在繼續,這一次他們約定好對媒體保持緘默。然而重慶、萬州及廣東惠州的雷士工廠,從7月12日開始的罷工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他們在觀察對前董事長兼CEO吳長江的聲援能否最終奏效。
機構投資者賽富亞洲與企業創始人吳長江之間爆發的沖突,以這樣激烈的方式展現出來,并且延展成投資界與實業界的一場大辯論。
一位雷士公司高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吳長江重回董事會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只是“具體條件還在談”。
此時,距離吳長江2012年5月25日“因個人原因”從雷士董事會辭職,不到兩個月;距離吳長江和投資方之一的賽富亞洲合伙人閻焱在微博上隔空喊話公開決裂,不到一周。
吳長江一度是雷士的第一大股東,但是資方持有優先股。這意味著閻焱具有優先否定權——如果他不同意——特別是一些重大項目(彼時的約定是10萬美金以上的項目),公司戰略決策就沒有辦法實行。
他們的關系表面上“看上去很美”,但矛盾早已露出端倪。尤其是吳閻二人性格迥異。一位對兩人皆很熟悉的人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